定义(epistaxis): 是指以鼻出血为主症的病证。 “鼻洪”: 出血量大者。 “倒经”: 妇女经期鼻出血。 病因: 其发生常与外感风热、过食辛辣、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 本病病位: 在鼻窍,与肺、胃、肝、心等关系密切。 基本病机: 是火热气逆,迫血妄行,或阴虚火旺,气不摄血。 西医学: 各种鼻腔疾病及循环系统、血液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引起的鼻出血可参照治疗。 【辨证】 主症: 鼻出血或涕中带血。 兼症: ①鼻燥咽干,或身热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肺经风热。 ②血色鲜红,烦渴引饮,胸闷烦躁,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为胃经实热。 ③头痛眩晕,目赤口苦,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火上逆。 ④身热口渴,小便尿赤,口舌赤烂,舌红苔黄,脉数,为心火亢盛。 ⑤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 ⑥面色少华,神疲倦怠,夜寐不宁,心悸怔忡,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弱,为脾失统血。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以局部穴、督脉及手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迎香上星天府孔最 配穴: ①肺经风热配鱼际、少商。 ②胃经实热配内庭、二间。 ③肝火上逆配行间。 ④心火亢盛配少府。 ⑤阴虚火旺配太溪、涌泉。 ⑥脾失统血配隐白、足三里。 方义: ①迎香为局部取穴,疏通局部气机。 ②上星属督脉,清泻阳经之热。 ③天府为手太阴经穴,是治疗鼻血的经验效穴。 ④孔最为手太阴肺经之郄穴,阴经穴主治血证,肺开窍于鼻,故孔最尤善治疗鼻衄。 操作: ①天府、孔最均双侧同取,行提插捻转泻法,以局部酸胀或针感向上走窜为度。 ②配穴中少商可点刺放血,隐白用灸法。 2.其他治疗 (1)穴位贴敷法: 以大蒜捣烂,或用吴茱萸粉调成糊状敷于同侧涌泉穴上,有引火下行的作用,以协助止血。 (2)耳针法: 内鼻、肺、胃、肾上腺、额、肝、肾等穴。毫针刺,可用埋针法、压丸法。 【按语】 鼻衄一般预后较佳。但由于病因复杂,应首先明确诊断,因鼻腔或全身性疾病引起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对出血过多不止者,应及时结合西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