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high fever): 是体温超过39℃的急性症状,中医称“壮热”、“实热”、“日晡潮热”等。 ①外感发热: 常与感受风热、暑热或温邪疫毒等因素有关。 ②内伤发热: 由脏腑功能失调致郁遏化热所致。 本病病位: 在卫、气、营、血。 基本病机: 是正邪相争,或体内阳热之气过盛。 西医学: 高热常见于急性感染、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中暑、风湿热、结核、恶性肿瘤等疾病中。 【辨证】 主症: 体温升高,超过39℃。 兼症: ①高热恶寒,头痛,咳嗽,痰黄而稠,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热在肺卫。 ②高热汗出,烦渴引饮,舌红而燥,脉洪数,为热在气分。 ③高热夜甚,斑疹隐隐,吐血、便血或衄血,舌绛心烦,甚则出现神昏谵语,抽搐,为热入营血。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泻热邪。以督脉、手阳明经穴及井穴为主。 主穴: 大椎曲池合谷十二井或十宣 配穴: ①肺卫热盛配尺泽、鱼际、外关。 ②气分热盛配支沟、内庭。 ③热入营血配内关、血海。 ④抽搐配太冲、阳陵泉。 ⑤神昏配水沟、内关。 方义: ①大椎属督脉,为诸阳之会,总督一身之阳,可宣散全身阳热之气。 ②合谷、曲池清泻肺热。 ③十二井、十宣穴皆在四末,为阴阳经交接之处,三棱针点刺出血,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 操作: 大椎刺络拔罐,十二井、十宣穴点刺出血。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耳尖、耳背静脉、肾上腺、神门。耳尖、耳背静脉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用毫针刺,强刺激。 (2)刮法: 脊柱两侧和背俞穴。用刮板刮至皮肤红紫色为度。 【按语】 针灸退热有很好的效果,但在针刺治疗同时,须查明原因,明确诊断,并配以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