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过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最热的日子,在古代没有空调、没有冰箱的情况下,那么古人怎么过三伏天呢?古人的避暑方法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古人怎么过三伏天?
1、杀狗祭祀
《史记》说“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初作伏,祠社,磔狗邑四门”。古人认为酷暑是厉鬼作怪,人们需在邑中杀狗祭祀并将其分食,方能过关。
此俗或源于上古,与后来“狗肉性燥,不宜夏天食用”的观念截然相反。“三伏”亦因此得名,所谓“厉鬼行,故昼日闭,不干他事”,静而不动,故曰“伏”。
2、伏天吃面
酷热消耗体力,适当补充营养,合乎科学道理,老北京吃饺子、面条和烙饼摊鸡蛋,也是这个道理,即《民社北平指南》所称“初伏水饺,二伏面条,至三伏则为饼,而佐以鸡蛋”。
伏天吃面的习俗至少从三国时期就有了。为什么在热天里吃热面?古人解释说五月、六月酷热难耐,是恶月,应该“辟恶”。而“以热制热”法一向是中医养生专家提倡的夏暑养生良方。另外二伏时正值小麦丰收,用新小麦做成面条,吃上两碗,淋漓地出一身大汗,营养丰富,发汗驱病,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3、赤膊、开裆
古代的男人在夏天也流行“打赤膊”。另据一些专家考证,部分朝代的女性夏天则流行穿“开裆裤”。古人外穿深衣(即上衣下裳连体的一种服装),里面多会穿胫衣。它是裤子的原始雏形,仅有两只裤管,上端用带子系在腰部,没有裆。这种开裆裤是不单穿的,外面还会穿前后两片“裳”。
其实,在“富人批丝绸、穷人穿麻布”的古代,衣物的材质比现代人常穿的棉和化纤制品都要凉爽。有研究称,当外界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皮肤会不自觉地吸热。这样看来,古人穿的纱袍、长裤,不仅能覆盖皮肤,宽宽大大的造型还非常通风,形成“小对流”,与今天的阿拉伯人用长袍蔽体有异曲同工之妙。
4、住凉屋
住凉屋也是古人消暑度夏的方式之一。凉屋通常傍水而建,利用机械原理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水流沿着屋檐往下淌,大有人工“水帘洞”的味道。凉水从屋顶流过,降温效果自然极佳。
到了明代,有人巧用地理之势掘井纳凉,文人高濂就在《遵生八笺》中记载,“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5、发冰票
古有伏日颁冰之仪式,即伏日将头年腊月窖藏的寒冰取出,供人们消暑。唐宋至明清帝都京师,入夏即有皇家赐冰之举。宋代朝廷从初伏日开始,“每日赐近臣冰,人四匣”。
明代还会在立夏日,赐冰给文武大臣。明代文学家钟惺《夏冰》即是对此事的记载。至晚清,北京仍有赐冰之举。从暑伏日到立秋,各衙门例有赐冰,按照官员等级不同发放“冰票”,人们凭借冰票自行领取。
6、摇扇子纳凉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纳凉,扇子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摇起来也轻松,如果是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写诗作画,还真有些情趣。如果是达官贵人,在酷暑则可以享受“人工风扇”带来的惬意。
摇扇是一种需要手指、腕和肩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的上肢运动。盛夏时节,老年人经常摇扇纳凉,正是锻炼上肢、关节、肌肉的好机会。老年人夏日摇扇应有意识地多用左手,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血管疾病的发生。
古人怎么过三伏天?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一些消暑避暑的妙招,今天也可以使用哦,下面小编为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