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的判断说起来好像容易,实际上很难。平素虚证体质的患者,发热时会表现为实证;相反,平素为实证的患者,发热时又有可能表现为虚证。一般在患急性病时,平时的虚实不能成为“证”的决定性因素。
试举一例如下。
患者为五岁的男孩,平素为肤色苍白的虚弱体格,经常生病。该患儿的父母也因身体虚弱,日常生活离不开医药。在汉方医学看来属于虚证。
初诊为一九四〇年四月十八日,诉昨夜起体温上升至38.0°C多,有时腹痛。腹诊,心窝部略有发胀倾向,无膨满感。腹部无压痛,仅有轻度恶心,无食欲,两足无力。
对于上述症状,试用了一天的柴胡桂枝汤,但翌日体温上升至38.5,且夜间身体感觉不适,基本上没能入睡。二天来无大便。
考虑到这些情况,便投予了一天的调胃承气汤(大黄1.5克、芒硝1.0克)。于是当天下午,排出多量大便,发热也消除,精神状态好转。第二天,改投桂枝汤,服用二天后痊愈。
四个月后的八月十日,该患儿又来诊,一天腹泻五六次,胃痛,时有呕吐,有低热。
腹诊,腹部有振水音,腹部软而凹陷。精神差。
于是投予了一天的人参汤。使用人参汤的理由主要是有腹痛、呕吐和腹泻,但腹泻为少量水样便,无里急后重感,小便量多,腹部软弱无力等。
第二天,腹泻停止,但仍有腹痛和恶心,发热不退。于是投予一天的桂枝加芍药汤,但似乎没有任何效果,下肢无力,烦躁,并出现严重口渴。
从这些症状考虑,觉得其类似调胃承气汤证。又投予调胃承气汤一天量,夜间二次排出多量大便,体力迅速恢复,体温也正常了。于是以调理为着眼点,给予桂枝汤三日量,遂痊愈。
调胃承气汤具有调整胃肠机能、除热的效果。热病时多用顿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