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健康知识学习 / 正文

宝宝摔跤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儿 父母别紧张

对学龄前的宝宝来说,摔跤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儿。被东西绊倒,踩玩具滑倒,甚至左腿被右腿绊倒……

摔跤,是学龄前孩子发展平衡和协调能力的重要部分。

它让孩子有机会体验生命中的不确定性,学会评估环境中的风险,量力而为,也让孩子有机会应对疼痛引发的恐惧等情绪,发展复原力。

然而,下面这几种家长的态度,可能会剥夺了孩子发展上述能力的机会:态度一:过度紧张,立马扶起

宝宝你没事吧!哎呀,怎么这么不小心!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很多时候宝宝不是疼哭的,是被你的紧张情绪吓哭的。

小宝宝生活经验不足,摔倒后不能判断情况的严重程度,通常有 1、2 秒钟的空白时间,在等家长的反应。如果家长立马惊呼、扶起,宝宝就会认为:

妈妈都吓成这样了,看来我真的摔得很严重!好可怕!

宝宝摔跤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儿 父母别紧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于是,开启了大哭模式。

对宝宝的性格影响:

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安全,受伤有时候不是小心就能避免的。紧张的情绪或责备的语气会令宝宝过度谨慎,不敢做有受伤风险的运动,阻碍身体平衡和躲闪能力的发展,削弱遇事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态度二:自责或者责怪其他物品

宝宝不哭不哭,来我们「打地」,都怪它!

宝宝这样的话听多了,会觉得:

别人应该为我的摔倒负责,正常情况下我是不应该摔倒的。

对宝宝的性格影响:

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养成,孩子遭遇挫折时就会大发脾气,责怪他人或物品,不能从经验中总结教训、评估风险。态度三: 坚决不扶

你是男生啊,坚强点儿,自己起来。

我理解家长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更独立、更勇敢。但如果孩子请求帮助了,家长依旧坚决不扶,也不允许别人扶,必须宝宝自己站起来。孩子会感到和父母的情感联结断开了:

我怎么样爸爸妈妈都不会帮我。

对宝宝的性格影响:

孩子进入非常不安全的状态。宝宝会想办法「重新建立联结」,变得粘人。但如果长期没有效果,那么他就会放弃,形成过度好强、冷漠的性格——拒绝别人帮助,也不主动帮助别人。

这样看下来,似乎扶也不对,不扶也不对。宝宝摔倒后,到底该怎么做呢?宝宝摔倒了,你可以这么做

1. 把担心藏起来

比如轻快地问一句:「你还好吗?」类似的话是要表明两个态度:

摔跤很正常,我并不会因此生气或责备;

摔跤不可怕,如果需要安慰和照顾,我都在这里。

在孩子向你寻求帮助之前,不主动去帮孩子,但在孩子说我需要你的时候,也不拒绝,就是培养独立性的正确做法。

听到这话,如果没有摔疼,宝宝就拍拍屁股去玩啦。

2. 宝宝哭了,保持淡定

如果宝宝还是哭了,那是真摔疼了。

这时候家长先要保持冷静,宝宝感到这个成人有能力把控局面,就会平静下来,家长检查伤口也更容易。

3. 理解宝宝的情绪

有的孩子发脾气:「打地!打!」父母要理解他们是在表达情绪,应示范正确的表达方式,如:「宝宝吓了一跳。妈妈知道你吓了一跳,没关系,妈妈在呢。」

4. 事故回放,吸取教训

等孩子情绪平复了,可以把他摔倒的过程变成故事,用幽默的方式演出来。如模仿他的声音:

刚才我手里拿了大盒子,心里只想着快点把积木拿来和妈妈一起玩,谁想没看到地上的火车,啪嚓,拌倒了!

孩子看到妈妈摔倒,哈哈一笑,不仅情绪完全排解了,还学到摔倒的真正原因。然后妈妈再演一次如何清走地上障碍,顺利通过,孩子就知道下次怎么做就不会摔跤啦。

5. 提前教会应急方法

想要锻炼宝宝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先要让他们知道有哪些办法。

我在美国幼儿园的时候,每个班的冰箱里都会放几个小动物的防冻凝胶冰袋,老师会把它们拟人化,孩子很喜欢。每次摔疼了,都会说:「我需要我的企鹅(冰袋)。」

总之,只要不是安全事故,摔跤就不是谁的错,而是成长的过程。孩子需要的也不是替罪羊,而是学会怎么做更安全。

我在美国幼儿园的时候观察到,父母正确的处理方式,不仅能促进宝宝运动、情绪管理、风险评估等能力发展,也能帮助宝宝养成勇敢、独立的性格。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网站地图湘ICP备17004542号-2调理师证.理疗师证.健康管理师证.家庭教育师证.烹饪师证.食疗师证.药膳师证.心理咨询师证.康复理疗师证.足疗师证咨询申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