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小儿虚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治疗小儿虚汗的中药有哪些?


汗证小儿多属虚,盗汗自汗治法殊。自汗固表调营卫,盗汗当归六黄愈。
小儿为纯阳之体,质薄娇柔,腠理疏松,故入睡时,常微汗出,若不伴其他症状,是因阳气蒸腾之故,属生理状态。小儿虚汗是指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汗出很多,即为病态。多发于2-6岁体质较弱之儿童。睡中汗出,醒来珠露满身,如淋如浴,称盗汗,不分寤寐而汗自出者,称自汗。虽有自汗属气虚、盗汗属阴虚之说,但小儿不论自汗盗汗多由营卫不和,气虚不固,气阴两虚,阴虚火盛和脾虚积热等所致。故其治则:气虚表不固者,应益气固表,调和营卫,阴虚者,应清火滋阴。
小儿肌肤疏薄,腠理不密,若过用发散,损及卫阳,营阴亦伤,营卫失调。证以自汗为主,汗出遍身,恶风,神倦懒言,胃纳欠佳,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治以调和营卫,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麻黄根)。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以气虚卫表不固而易患感冒,心失所藏,肺失所卫,津液外泄。证以自汗为主,时伴盗汗、畏寒、神倦、懒言,动则益甚,面㿠白无华,舌淡、苔薄白。治宜益气固表止汗,常用玉屏风散合牡蛎散加减(煅牡蛎、黄芪、白术、防风、麻黄根、浮小麦、党参、五味子)。
若因温热之邪劫阴耗气,或因病后失调,气阴俱伤,气虚不能敛阴,阴津不足,虚火内生,扰于心营,使心液外泄为汗,则以盗汗为主,也有伴自汗者,汗出较多,面黄,肢倦无力,两颊潮红,手足心热,舌嫩红少苔,脉细数。证属气阴两虚,治宜滋阴清热,固表止汗,方用生脉散加味(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山萸肉、牡蛎、浮小麦)。
小儿阴常不足,热病之后,或过食热物,更伤其阴,虚热内扰,心液不能敛藏而外泄。证见睡则汗出,神多烦,形体消瘦,唇红口干,大便干结,舌红溲赤,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方用当归六黄汤加竹叶、连翘、牡蛎、浮小麦)。
若小儿饮食不节,恣食肥甘,积滞不化,郁久化热,积热蒸腾津液,外溢为汗。证见汗出,睡中盗汗,面颊潮红,口渴欲饮而饮水不多,伴纳呆,腹胀,大便不调,苔黄厚腻,属脾胃积热。治以健脾泻热消积,用异功散加味(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甘草、胡黄连、鸡内金、炒神曲、焦山楂、黄芩)。
见于大病久病之后,或过用发散药,损伤阳气者,以致阴失其固护,腠理疏松,大汗不止,淋漓不绝,伴面白肢冷者,为气阳欲绝,应及时治疗,否则有亡阳之虞。宜用参附龙牡汤频频服之,病情稍稳定后可服《幼幼集成》之黄芪固真汤以调之。
小儿汗证虽多见于虚,但亦有属实者,临床应谨守病机,辨证论治。

小儿虚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治疗小儿虚汗的中药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网站地图湘ICP备17004542号-2调理师证.理疗师证.健康管理师证.家庭教育师证.烹饪师证.食疗师证.药膳师证.心理咨询师证.康复理疗师证.足疗师证咨询申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