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的六经概括了脏腑的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六经辨证是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外邪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从而讨论病变的部位、证候特点、寒热趋向,邪正消长以及立法处方等。因此,六经辨证既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笔者在针灸临证中常以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为法,分经诊治,对经下针,收到良好效果,兹将体会略陈于下: 1、太阳之为病 太阳为寒水之经,经云“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可见寒水化气为太阳之生理。太阳之脉上至风府,下达腰脊,具有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的作用。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致营卫不和,卫外失职,正邪相争于表,出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之提纲证。其本质为寒邪伤表,营卫不和。在针灸辨治时,应以解表散郁,调和营卫为原则。 由于太阳之敷畅赖肾督阳气之助,督脉统摄诸附又维系元阳,卫阳被郁,常易化热,故针治时常选督脉与太阳经穴,以清泻郁热。主要选穴为百会、大椎、大杼、风府、风门、申脉、后溪等,针以泻法。百会、风府、大椎均为督脉经穴,刺之可泻阳经之热,百会诸阳之会,泻之可清泻上逆之热,大椎通调督脉而祛表邪,舒脑脊而止项强,为治疗表证之要穴风府为督脉与足太阳和阴维脉之交会穴,针之可疏风解表,和营散郁。而大杼与风门同属足太阳经,前为骨会,后为风寒外邪侵入之门户,两者合用,可起解表发汗、疏调筋骨之作用后溪与中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分别与督脉和阳跷相通,两穴相配,发挥其通督脉、疏太阳和气血之作用。以上诸穴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使邪从表解,营卫和畅而病愈。 2、阳明之为病 经言“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说明阳明之腑是以燥气为其生理特性的。阴明燥气不足则为进泻,太过则为结硬。阳明病征用三阴病证的里证,为正邪斗争的极别阶段,热盛而津伤,风1明燥热,糟粕结滞于内,表现为肠实而皆满,腑气不降,出现“胃家实也”之提纲证,充分表达了阳明实证的本质。形之临床,表现为高热有汗、大便秘结、股满而痛,甚则神昏谵语。 根据阳明病证“满"、“实”的特点,针灸辨治应体现“除满去实”的原则,以消下二法下主治之。清即清热,下即通结,合有存津液之义,单针不灸,多以泻法,辩证取用曲池、合谷、足三里、内庭、天枢、复溜、大椎、大肠俞等穴。曲池为手阳明之合,取之走而不守,功在行气导滞,祛风燥湿;内庭为足阳明之荥穴,刺之能降逆消痞,消退燥热:合谷为手|明之原穴,具有开发胰理,清冯郁热之功,冯之可疏泄风明经气,开闭宣窍;足三里为胃腑之下合穴,“合治内府",取之可逐秽通肠:而天枢为大肠之算穴,属局部取穴,取之可导滞通腑,与足三里合用,更能体现调整肾肠功能之作用:大肠俞为太阳之背俞,与天枢屈俞募相配,具有通腑气,消积滞之功能:复溜为足少阴肾经所行为经,属水经金穴,刺之可使律液上济以润燥,并与合谷相配,清热解表生津。 3、少阳之为病“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 就其病位来看,少阳病证已离太阳之表,尚米入阳明之里,居于表里之间,其气主枢,性喜疏泄。若外邪侵犯少阳,胆火上炎,枢机不运,迫使胆液上溢则口苦,消灼津液则咽干,上扰清阳而为目眩,因而《伤寒论》将少阳病提纲证概述为“口苦,咽于,目眩也”。其口苦在临床辩证中甚为重要,提示少阳邪热已犯上。 鉴于少阳病证具有特殊性,故对其提纲证的针灸辩治就应充分体现和解一法。主穴可用足少阳之输足临泣,手少阳之络外关,二穴均为八会穴之一,前者通带脉,带脉统摄诸脉:后者通阳维,阳维主表;相配使用,可通经活络,解表清里,以和解少阳。配穴可选用大椎、风池、期门、太冲等穴,大椎、风池可清脑明目以治头痛目眩等症,太冲为肝之原穴,期门为肝之募穴,原募相配,疏肝利胆,除烦止呕,同时可根据少阳病证寒热往米的特点,刺风门以散表寒,刺胆原丘墟以清郁热,使少阳之邪得以散发。 4、太阴之为病“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故太阴病,以湿为本气。无湿气之化则不成太阴,其土自无化生之能,而其湿化,赖脾阳之运化与输布,若阳不胜阴,阳明燥化不及,则寒湿停聚,内困脾阳,发为“腹满而吐,食不下,白利益甚,时腹自痛”之太阴提纲证。其特点为虽见腹胀满而又大便下利,以太阴虚寒为主要表现,有别于阳明实证。 由于太阴之为病是里证的开始阶段,病尚轻浅,气化未伤,津液犹能上承,故对其提纲证的针灸辨治,“当温之”。总的取穴宜选中脘、神阙、天枢、脾俞、足三里、阴陵泉等,针灸并施,以期温中健脾,散寒燥湿。中脘正在胃中,为胃之募穴,六腑之会穴,主消纳水谷,运化精微,针可调中行滞,灸可温胃散寒;神阙为任脉要穴,灸之能温中散饮,隔姜灸之更佳;天枢能行气通络,运调胃肠,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千金方》言“天枢,主冬月重感于寒则泄,当脐痛,肠胃间游气切痛”,即此谓也;脾俞具有健脾利湿、益气和胃之效,为治疗水湿因脾之首选,灸之则效更显:足三里为胃经之合,“合主逆气而泄”,取之可健脾扶土,降逆止呕,以补益正气,振奋脾阳;而用脾经合穴阴陵泉,可健脾胃,利水湿,导水湿从小便而出,使脾困得解。 5、少阴之为病 “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可见少阴本热而标阴,中见太阳寒气之化。少阴病证为伤寒六经病变发展过程中的危重阶段,病至少阴,累及根本,机体抗病能力大为减弱,表现出全身性的虚寒之证,《伤寒沦》以“脉微细,但欲寐”为其提纲证。阳气衰微,鼓动无力,故脉微;阴血不足,脉道不充,则脉细;心肾虚衰,阴寒内盛,正不胜邪,反被邪困,出现似睡非睡,昏沉模糊之但欲寐。 对少阴提纲证的针灸辨治,应根据其病理表现,采用扶阳、育阴两法,以便阴阳兼治。 少阴寒化则重灸,少阴热化则清补,临床常取关元、气海、神阙、肾俞、命门、太溪、神门、三阴交等穴,或补或泻,或少针多灸。《难经●八难》云:“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取用关元等穴,意在填益命门真火而扶振元阳:而取少阴之原太溪、神门,旨在清心导火,益气填精:大溪、三阴交相配,可滋阴壮水,调养血脉,使心肾交通,除烦安神。同时亦可平补足三里,以固后天之本,使经气得充。 6、厥阴之为病 “厥阴之上,风气拾之,中见少阳。”厥阴既可受纳阴气,又能转输阳气,厥阴之病已属病变最后阶段,处在阴尽阳生的转化时期,进退于阴阳之间,故以寒热错杂、阴阳对峙的证候表现为其特点,《伤寒论》谓之“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充分体现了厥阴病的复杂性。 分析厥阴病之提纲证,表现为肝木内郁,肝阳化火,肝气横逆,挟相火上冲,灼伤津液,火热聚于上,虚寒凝于下。因而针灸辨治时,应以疏调气血、泻热降逆、柔肝和胃为原则,可选用大冲、合谷、内关、大陵、巨阙、足三里、中脘等穴。太冲为肝之原穴,肝藏血,主疏泄,取之针负并施,舒肝理气,暖肝和血,与合谷相配,属开四关之法,能宣郁降逆,通利气机;内关为手厥阴之络,别走三焦经,既能活血通脉,又能调气开郁,与其原大陵相配,清心泻火,安神定志;巨阙为心之募,针之可调心火下降济肾,引火归元,且火生土以健脾胃;而胃合足三里与胃募中脘互用,和中益气,开清降浊。诸穴标本兼治,可取良效。 从《伤寒论》六经提纲证的论述可见,三阳证多属表热实证,而三阴证多为里寒虚证其治法亦有祛邪与扶正之别。掌握了提纲证的针负辨治,就能知常达变,执简驭繁,而随其兼证等的不同,选择相应配穴与针刺方法,以达到辩证施治的B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