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健康知识学习 / 正文

春捂秋冻有道理吗

春捂秋冻有道理吗?又到了夏秋交替的季节,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那么春捂秋冻有道理吗?是否所有人都适合秋冻?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春捂秋冻有道理吗?

春捂秋冻有一定的道理,对于老年人和体质弱的人们,季节交替时不妨捂一捂,多穿衣物,注意防病。但“秋冻”需因人而异,老年人、妇女和孩子就不太适合“秋冻”。

俗语中“春捂秋冻”中提到的“秋冻”是指秋天到来后,气温会稍有下降,但是不要过早穿上棉衣。这是因为过早保暖,机体对寒冷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使得人体对寒冷的调节能力下降,真正到了严寒时节更加容易染上疾病。相反,如果此时适当“冻一冻”,则有助于增加自身皮肤黏膜对寒冷的耐受力,从而提高抗病能力。

但是“秋冻”也不是冻得瑟瑟发抖,要想“冻”出健康,这里还大有学问。初秋暑热未消,气温仍高,显然“冻冻”无妨。仲秋气温下降,虽凉却不甚寒,是“秋冻”的较佳时期,尤其青壮年,穿衣要有所控制,以免身热汗出,伤阴耗气。晚秋早晚温差增加,特别是秋冬交接,常有强冷空气侵袭,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

我国南北两地因地理位置不同,在气候上亦有所差异。一般南方秋凉来得迟,日间温差变化不是很大,甚至入冬仍不甚寒冷,故不必过快添衣,并可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初秋日照温度(白天)在15℃-20℃时,人们可适当减少穿衣,适当“秋冻”,以增强体质。秋末初冬日照温度(白天)低于15℃时,市民应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不宜“秋冻”,尤其注意头、手、足等部位的保暖。女性在16℃以下最好不穿裙装。

有几个部位不可受冻。一是肚脐,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容易被寒邪侵袭。肚脐一旦受凉,容易腹痛腹泻;二是脑袋,中医认为,头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心脑血管患者、易感风寒的人群尤其要注意,额头渗出汗水时不能见风,最好马上用纸巾或手帕擦掉;三是脚部,入秋后应该穿稍厚一点的宽松、舒适、吸汗的鞋袜;四是肩部,肩部一旦受寒,会引发感冒、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疾病。

春捂秋冻有道理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另外,有些人群也是不适合“秋冻”的。除了老人、小孩,心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肾脏病人、消化道溃疡病者,都是不宜“秋冻”的。这是因为天气寒冷可导致血管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当气温急剧下降时,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脑负荷加重,脑部缺血缺氧。尤其是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性差,也很容易发生中风。寒冷更是慢性肾病、消化道溃疡疾病发病的重要诱因。

“秋冻”不仅是停留在穿衣上,适当的活动锻炼对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极有好处。不同年龄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不论何种活动,都要注意一个“冻”字,切勿搞得大汗淋漓,让寒气通过排汗而扩张的毛孔入侵到人体,当周身微热,出汗即可停止。如果要进行冷水浴锻炼,建议整个秋季都要进行,不要间断。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网站地图湘ICP备17004542号-2调理师证.理疗师证.健康管理师证.家庭教育师证.烹饪师证.食疗师证.药膳师证.心理咨询师证.康复理疗师证.足疗师证咨询申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