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把牛奶和可乐倒在一起,能看到可乐颜色变淡、容器底部有灰黑色的沉淀。看到这里之后,很多小伙伴不禁担心,如果可乐和牛奶如果一起喝的话,这些沉淀会不会变成胃结石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搞清楚实验中产生的沉淀到底是什么?
沉淀是碳酸钙吗?
有,但只占其中一点点。
北京农学院生物学院化学系副教授郑燕英曾做过这个实验,并对反应生成的沉淀物,通过离心实验进行分离,分离出来的沉淀中加入盐酸,沉淀几乎没有分解。用高钙牛奶做这个实验的话,分离出的少量白色沉淀遇到盐酸会溶解并放出气体。
这说明牛奶和可乐混合,会生成一小部分的碳酸钙,但它不是主要的沉淀物。而生成的这些碳酸钙,是可以被胃酸中的盐酸分解掉的,并不会在胃中形成结石。我们平时吃的大部分的补钙的药,成分就是碳酸钙,食用并不会有形成结石的风险。
反应生成的沉淀到底是什么?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变性后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溶解度降低而产生沉淀,因为有些原来在分子内部的疏水基团由于结构松散而暴露出来,分子的不对称性增加,因此粘度增加,扩散系数降低。
而在这个实验中,将含有大量酪蛋白的牛奶倒入酸性的可乐中,酪蛋白变性后沉淀下来,就是我们看到的絮状物。(酪蛋白有一个性质是遇碱溶解,郑燕英副教授在实验中,向沉淀里加入氢氧化钠,结果沉淀完全消失,因此证明了沉淀确实是变性后的酪蛋白。)
变性之后的酪蛋白会形成胃结石吗?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这种变性之后的酪蛋白本身比较松散,进入人体之后,在各种蛋白酶、胰肽酶等的作用下,会变成身体能吸收的营养物质被吸收掉,并不会形成结石。
为了进一步验证结论,蝌蚪君用富含蛋白质但含钙更少的豆浆分别倒入了可乐和雪碧进行试验观察。
豆浆与碳酸饮料反应的速度更快,很快就形成了从上至下的气泡、液体、沉淀的分层状态。蝌蚪君儿时还曾经把豆浆和橙汁兑到一起,结果也是一样的,混合物会由于蛋白质遇酸变性而形成沉淀(当时还不到10岁吓傻了O.O)。
实验条件下,活性蛋白质遇酸变性形成沉淀的反应在食物中很容易发生,只需混合酸性饮料(如橙汁、碳酸饮料)和富含蛋白质的饮品(如牛奶、豆浆),并不是什么很罕见的“毒性反应”。
如果是喝下去的话,反应情况取决于两种饮料饮用量的多少、饮用间隔时间、是否伴随其他食物等,因此胃里的反应相对复杂,不可一概而论。但正如前文所说,即使同实验结果相同,反应物也不会在胃里形成结石的。
所以,关于可乐和牛奶,反应确实神奇,但是并不会有什么健康隐患,如果有谣言蹭热度,大家不要上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