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透脓散组成,主治,临床加减应用医案


【组成】生黄芪15~25g川芎6g当归炮山甲 皂角刺各9g
【主治】痈疽肿毒,内虽成脓,外不易溃,漫肿无头,酸胀热痛。
【病案】张某,男,40岁,2004年4月就诊。2个月前因感冒后逐渐出现恶寒高热、胸痛,咯脓臭痰,胸片提示右上肺肺脓肿,在当地医院静脉滴注先锋V及左氧氟沙星抗炎治疗,抽脓2次,共抽出脓液约700ml,后再未抽出脓液。B超示右侧腋后线5~6肋间少量积液(无法定位),用苇茎汤治疗效差。现右侧胸痛,气短乏力,头昏脘痞,口干口苦,咯痰不利,舌黯红苔黄腻,脉弱。辨证为痰热蕴肺,化毒成淤,脾肺亏虚。西药用青霉素、甲硝唑静滴。中药用黄芪30g,当归、郁金、川芎各15g,甲珠(冲服)、皂刺各10g,桔梗12g,蒲公英、鱼腥草、薏苡仁各30g,甘草5g。服2剂后咳吐腥臭脓痰增多,并夹有少许黯红色血块,发热胸痛症状明显减轻,精神转佳,再服7剂后复查B超未见胸腔积液。 (摘自《实用中医药杂志》)
【分析】肺脓肿属中医“肺痈”范畴。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症,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间为主要特征。春温之时,风热上受,由表入里,化热成毒,正邪交争则恶寒发热;热毒壅肺,肺失宣肃,肺络不通则咳嗽、胸痛;热盛肉腐,淤而化脓则咯脓臭浊疾;邪气亢盛,最易伤及正气,使肺脾不足而体倦乏力,脘痞气短;患者舌质黯红苔黄腻,说明内有瘀血湿热。陈实功首提脓成决以刀针之说,“否则将养痈贻患”。但在B超无法定位抽脓情况下,给予透脓散加减,吴谦《医宗金鉴》即曰:“此方治痈疽诸毒,内脓已成,不穿破者,服之即溃破毒出。”取其通透散结之力,功似刀针,使脓易成、易溃、易排。用中药清热解毒、排脓透脓,西药抗炎,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故9剂后即痊愈。

透脓散组成,主治,临床加减应用医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网站地图湘ICP备17004542号-2调理师证.理疗师证.健康管理师证.家庭教育师证.烹饪师证.食疗师证.药膳师证.心理咨询师证.康复理疗师证.足疗师证咨询申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