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咳嗽二陈汤,化痰和胃是良方。燥湿理气止呕剂,腑病加减应用广。
二陈汤始见于宋代《和剂局方》。方名二陈者以半夏、陈皮二药贵在陈久,陈则无过燥之弊。本方为治疗湿痰咳嗽的代表方,也是化痰和胃的基本方。元代罗谦甫有“二陈治一切痰饮”之说,朱丹溪有“二陈汤,一身之痰,无所不治”之论。虞天民《医学正传》更有“二陈汤治咳嗽,去痰及病根之药也。”《医方集解》还有“治痰通用二陈”之载,《医学传心录》则概括其曰:治痰之“君主之剂”。
方中半夏味辛性燥,辛可散结,燥可去饮,为脾胃二经主药,有燥湿化痰、消痞散结、降逆止呕的作用。陈皮辛温苦燥,为脾肺气分之药,以理气化痰见长。庞安常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因气滞则痰凝,气顺则痰降,气化则痰消,故用陈皮调理气机,使气顺痰化,符合“治痰先治气"之法。《金匮》治痰饮的原则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半夏、陈皮均为温燥之品,在本方中列为主药,治湿痰证,恰恰切合病机。痰从湿生,“无湿不成痰”,湿去则痰自消,故佐以茯苓甘淡渗湿健脾,湿无所聚,则痰无由生;茯苓佐半夏以燥湿,配夏陈以消痰之标,亦健脾而祛除生痰之源,故有“痰饮必用茯苓”之说。甘草和中补脾,调和诸药,脾健则湿化痰消。
叶天士运用二陈汤有独到经验,如他治疗腑病的方案,以用二陈去草为底子者独多,仅《未刻本叶氏医案》中就达一百一十处之多。叶氏每以二陈为底,或合温通,或合养胃,或合柔肝,或合泄肝,随证转移,不一而足。朱荫楸在六十年的医疗生涯中,亦每运用二陈去草为底,治疗胃中寒湿痰浊等证颇多经验。他尝谓:“半夏主降冲脉之逆,陈皮主调脾胃之气,茯苓主渗湿利水;凡一切湿证、痰证、呕逆之证悉皆用之”。
作者体会到胃以通为补,阳明为水谷之海,故凡病在六腑者,总以和胃为主而能收效。应用本方的基本指征是:咳嗽痰多,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苔白腻,脉滑或缓。临床上凡具有上述见证的多种疾病,均可用本方随证加减用药。如风寒感冒,可以本方加荆防、苏叶、生姜祛风散寒解表;枳壳、前胡、杏仁、桔梗宣肺止咳,寒邪重时可加麻黄。慢性支气管炎,用二陈汤为基础,加苍白术健脾燥湿,杏仁、苏子、川朴、冬花理气肃肺。喘证,若痰多湿盛而壅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消化性溃疡:脾胃素虚,痰饮内阻,“痰由停湿而生,湿由脾弱而起。"脾不升清,则胃气不降,宜二陈为底加木香、砂仁、海蛸、吴茱萸、紫蔻等温化痰饮、和胃健脾。
中风:体胖痰多,风痰上扰,蒙蔽清窍,流窜经络,治宜二陈去草,加胆星、枳实(导痰汤)、僵蚕、钩藤、石菖蒲、郁金等祛湿豁痰,熄风开窍。
耳源性眩晕:朱丹溪说:“无痰不作眩”,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故头晕目眩,头重如蒙,天旋地转,恶心欲吐,可用二陈汤加白术、天麻(《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泽泻、生姜汁十滴先饮,增强健脾、化痰、熄风的作用。
神经衰弱:胆经痰热,失眠易醒,宜二陈汤加枳实、竹茹(《千金方》温胆汤)、胆星、海浮石、生熟枣仁、远志、柏仁、夜交藤,清化肝胆痰热,和胃宁心安神。
胃神经官能症,有恶心呕吐者,亦用二陈汤加味收效。
二陈汤妙在和胃降逆,无怪前贤冉雪峰在《大同方剂学》中将其列为“肠胃类”中。李东垣的《兰室秘藏卷二》所载和胃药多用法半夏、陈皮。《丹溪心法》说:“又胃中有热恶心者,以二陈加生姜汁炒黄连、黄芩各3克,最妙。”近人曹鸣皋氏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凡符合胃阴不足证,在用酸甘濡润之药后,苔变白腻、面黄便溏,既有胃阴不足,又有脾弱积湿,主张配二陈以刚柔相济。气滞痰阻所致呃逆,若湿痰明显,二陈汤合旋复代赭石汤,加强化痰理气功效。《临证指南医案》指出:“有食滞而呃者,宜加减二陈加山楂、乌药之属。”反胃,《证治汇补》“主以二陈汤,加藿香、蔻仁、香附、苏梗。”前贤冯楚瞻《锦囊秘录》说:“眩运嘈杂,乃火动其痰,用二陈汤加山栀、芩、连之类。噫气吞酸,此食郁有热,火气上动,以黄芩为君,南星、半夏为臣,橘红为使"。
二陈虽为治“脾胃湿痰之妙剂,然只能治实痰之标,不能治虚痰之本。”对于肺阴虚所致之燥痰,则“非半夏所司也”,更有血痰、消渴等证,二陈汤亦皆所忌用。《类证治裁》指出:“肾阴虚,火必烁金,火结为痰……总用温品助燥(如二陈、六君子等汤)"。
前贤冉雪峰说得好:“套此方为降逆气,散结气,除痰安中之方。方名二陈,侧重气分,佐茯苓方可除痰。……学者欲求实际,不可不明辨也。”诚哉,可谓有得之谈。
——本文摘自《中医精华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