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但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 此病现代医学称为带状疱疹,民间称为蛇胆疮,缠腰龙等称。带状疱疹患者只要积极治疗,迅速将体内病毒及传感到末梢神经的病毒清除体外是不会有后遗症发生的,反之就可能形成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神经痛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10%的患者疼痛时间可能超过一个月,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疼痛可在疱疹消失后仍然存在,有的病例疼痛甚至超过数十年。 与发病年龄有关,小于40岁患者很少发生,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50%,7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75%,约有10%~25%的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可持续超过一年。可于皮疹出现前或伴随皮疹出现。 中医病因病机 总结各家观点认为本病属于本虚标实,可用五个字概括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即“虚、瘀、湿、热、毒”。患者隐性感染期类似于温病“伏邪”。临床发现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老年人多体虚。 《黄帝内经》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同时各种感染、恶性肿瘤、细胞毒性药、免疫抑制剂、过度劳累皆能耗人正气,加之调摄失宜,忧思伤脾,郁怒伤肝,耗伤心血肝阴,正气虚弱,正不胜邪,诱发伏邪而发。 《外科证治全书》认为本病生于腰肋间,属于肝胆风热。胁肋属肝胆经分野,表明带状疱疹的发生与肝胆的关系密切。情志不舒,肝失调达,胆火不降,气机郁滞,郁久化火,熏灼肌肤。忧思伤脾,过劳耗气,脾气虚弱,湿浊内生。肝木乘脾,土虚不能养木,互为因果。湿浊与肝火诱发潜伏毒邪,三者博结,阻遏经络,气血不通则痛甚,泛滥肌肤诱发为水疱。 灸 热敏灸在带状疱疹临床上的运用 虽然带状疱疹各证型间证候有异,但气血不通、经络阻隔是其共同的病理基础,疼痛是带状疱疹患者最感痛苦的症状,也是带状疱疹治疗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带状疱疹为自限性疾病,一般2~4周疱疹即可自行消退。我们临床认为不应以疱疹消退的有无与时间的长短来作为判定治疗带状疱疹有效与否的依据,应以疼痛消失时间长短以及是否遗留后遗神经痛作为评判疗效标准。 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 一、活血化瘀,行气通络; 二、泄热拔毒,消瘀散结; 热敏灸 选择充分暴露皮损部位的体位,将艾条点燃后,在患者病灶局部或带状疱疹热敏化腧穴常见部位(如同节段背俞穴、至阳、手三里、阳陵泉等区域),距离皮肤2-3cm左右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到艾热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性感传,即腧穴热敏化现象时(如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及产生非热觉),此穴为热敏化穴。在热敏化穴进行艾条悬灸,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min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min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min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至热敏化灸性感传现象消失,为完成1次灸疗,每日施灸1次。一般10次为一疗程。 腧穴热敏灸是基于腧穴热敏化的艾灸疗法,临床实践表明,该疗法对临床多种疾病均有显著疗效。我们发现带状疱疹患者普遍存在腧穴热敏化现象,而腧穴热敏灸疗法能加速带状疱疹皮损的恢复,尤其是神经痛的缓解。本研究表明,腧穴热敏灸疗法可通过激发经络感传活动来改善患者病灶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皮肤修复,同时改善病灶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间接抗病毒以提高带状疱疹临床疗效。 临证心得 临床上急性期可以先运用火针、梅花针扣刺,火罐泄血,再配合热敏灸探感定位、辨敏取穴,而后施以饱和量的灸量(量因人异、敏消量足),疗效确切,笔者临床从未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 讨论:热毒之证,亦可灸之 热毒之证,亦可灸之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汉代张仲景指出热证灸治可引起不良后果,并告诫人们无论是阳盛的热证或是阴虚的热证,均不可用灸法。宋代《圣济总录》也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清代医家王孟英还提出了“灸可攻阴”之说,把灸法用于热证,视为畏途。近代还有不少艾灸教材,也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有些人甚至认为“用之则犹如火上添油,热势更炽”。故无论伤寒杂病,凡涉及三阳者,皆禁用灸治。 然而,通考《内经》全文,并无“发热不能用灸”的条文与字样,却有“热病二十九灸”之说;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认为“火郁发之”,而灸法正可以使血脉扩张,血流加速,腠理宣通,从而达到“火郁发之”散热退热与祛邪外出的目的;明代龚居中在其《红炉点雪》一书中,更是明确指出灸法用于寒热虚实诸症,无往不宜。因此,艾灸疗法并非是“以火济火”,而恰恰是“热能行热”。故火热之症,灸亦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