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重“四诊合参.辨证重八纲、重“八法”-“西北针王”郑魁山针灸临证要诀(一)
影响针灸针刺疗效的因素-“西北针王”郑魁山针灸临证要诀(二)
病人针灸见效的预兆和对针刺产生耐受性的方法-“西北针王”郑魁山针灸临证要诀(三)
临床治疗,病情复杂,要辨证施治,分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要调和阴阳,通里达表,清热散寒,补虚泻实,扶正祛邪,根据病证的具体情况,抓住病机,辨证配穴,分主次先后给以针灸治疗,才能达到治愈病证的目的。 针灸治疗疾病,首先通过四诊对病情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利用八纲、脏腑、经络等辨证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病因、病位、病机判断出是何证候,从而确定针灸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以配伍相应的穴位。采用适当的手法,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进行的。阴阳用以说明事物的对立统一,五行则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 (一)临床诊断注重“四诊合参” 所谓四诊是指望、闻、问、切。望者望其神、色、形、态;闻者闻其声音,嗅其气味;问者问其自觉症状,发病经过,治疗情况;切者切其脉搏,探查相应部位。由于中医诊断是由外审内,通过人体外部的征象,而诊断内部变化,所以不能只凭某个方面的变化而断定是某种病,应注意四诊合参,综合分析各方面的症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辨证施治提供有意义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经络学说是基础,阴阳五行学说是论理的工具。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是人体阴阳保持平衡、各组织器官保持紧密联系,并适应自然界变化的重要道路。病邪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人体内部病变亦可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所以说经络学是基础。十二正经随着五脏六腑的归属,也与阴阳五行有了联系,形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有五行,五行之中亦有阴阳,这样一个纵横交错,既复杂又系统的链锁性结构,临证时只有按阴阳五行学说纵横两个方面去分析、归纳才能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所谓纵向是按本脏(腑)所属归类,如肝为将军之官,性动而急,藏魂、藏血,以血为本,以气为用,体阴用阳,性喜条达、主疏泻。在体为筋,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和胆互为表里,两经循行于胁肋部……等等。按其所属归于五行为纵向。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按阴阳五行的生、克、乘、侮,又产生了横向联系。 (二)临床辨证治疗注重八纲辨证、重视“八法”的应用 疾病的类别可以用阴证和阳证两大类来概括;疾病的性质有热证,有寒证,有虚证有实证;病位的深浅,有表,有里。在针刺手法上,寒证用烧山火法,热证用透天凉法,虚证可选用相应的补法,实证可采用相应的泻法,病位在里可深刺,病位在表可浅刺。古代尚有平刺应肺,豹纹刺应心,关刺应肝,合谷刺应脾,输刺应肾,五刺应五脏的记载。如能注意按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配伍相应的穴位,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目眩头痛中肝经实火配行间,用凉泻法,取其实则泻其子之意;金不制木配足三里,用补法,取其培土生金,金复抑木之意;水不涵木配太溪、照海,用补法,以滋水涵木,大补肾水。 郑老以中医八纲辨证、八法治病的理论原则为指导,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经验,创立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的“针刺治病八法”配穴和处方,在针灸学“理、法、方、穴、术”各个环节的长期临床实践中,以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治疗“八法”为指导,探索针灸配穴和针刺手法的应用规律,总结出一套独特见解。以及相关针刺手法二龙戏珠、喜鹊登梅、老驴拉磨、金钩钓鱼、白蛇吐信、怪蟒翻身、金鸡啄米、鼠爪刺等,从而确立了针灸治病的辨证思维及临证施治手法,使辨证、选穴、手法有机结合,为后学者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郑老认为,针刺手法是临床取得疗效的关键之一。在《郑氏针灸全集》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类针法,还将他长期临证实践对手法操作的心得体会及实验观察,都详细加以说明,如提插、搓捻、关闭、搜刮、飞推、拨动、弹震、盘摇、循摄、搬垫、停留、压按等行针手法的应用技巧和适应病证。(未完待续)(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