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见41~65岁。半数以上来自腺瘤癌变,目前认为主要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饮食、炎性刺激、致癌物质的作用、癌前疾病、癌前病变等密切相关。
国际上一般沿用改良的Dukes分期及UICC提出的TNM分期法。
我国Dukes分期:A期:癌局限于肠壁内;B期:癌穿透肠壁侵入浆膜或(及)浆膜外,但无淋巴结转移;C期: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其中仅限于肿瘤及肠旁淋巴结者为C1期,转移至系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和系膜根部淋巴结者为C2期;D期:有远处转移或腹腔转移,或侵及邻近脏器无法切除者。
TNM分期:T代表原发肿瘤,Tx:无法估计原发肿瘤;T0:无肿瘤证据;Tis:原位癌;T1:肿瘤侵及黏膜下层或黏膜肌层;T2:固有肌层受累;T3:侵至浆膜下;T4:穿透浆膜层。Nx:元法估计淋巴结;N0:无淋巴结转移;N1:1~3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2:4个及4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Mx:无法估计远处转移;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
结肠癌晚期的治疗方法
一般,常见的结肠癌晚期的治疗方法有
1、动脉化疗是结肠癌晚期的主要化疗方式,能一定程度上缩小癌肿,但其亦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毒副反应,因此,化疗药物及化疗时间应依据肿瘤缓解情况、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治疗相关性毒性而定。
2、放疗亦是结肠癌晚期临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使肿瘤缩小,改善症状,通常联合化疗应用,效果比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为好。但放疗对机体有较大的伤害,对身体机能差的结肠癌晚期患者应慎用。另外,鉴于放化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在结肠癌晚期的治疗中可合并中医药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3、对于转移范围广,身体机能弱,已经难以耐受放化疗的结肠癌晚期患者,可用中医药进行保守治疗,虽然短期效果没化疗明显,但远期效果好,在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4、结肠癌晚期患者也应注意日常饮食调理,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因此,提高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结肠癌晚期患者极为重要。
结肠癌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由于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因此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最终导致了很严重的后果,但若平时加以注意还是可以发现一些早期症状的。结肠癌早期症状主要有腹部肿块、大便习惯的改变、粪便带血或粘液等。
1、腹部包块
50%左右的结肠癌患者可发现腹部包块,系癌肿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某些包块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而晚期结肠癌由于癌肿浸润较甚致使包块可固定。
2、大便习惯的改变
右半结肠癌时表现为早期粪便稀薄,有脓血,排便次数增多,当癌肿继续增大影响到粪便的通过时还可出现交替出现的腹泻与便秘;而左半结肠癌则多表现为排便困难,并随病情的发展而不断加重。此外,若癌肿位置较低,还可出现排便不畅和里急后重的感觉。
3、粪便带血或粘液
右半结肠癌时,出血量小且由于结肠的蠕动使之与粪便充分混合,导致肉眼观察不易看出,但隐血试验常为阳性;而左半结肠癌则其出血和粘液不与粪便相混,约有1/4的患者可在粪便中肉眼观察到鲜血和粘液。
4、消化道症状
表现为腹胀、不适或、消化不良样症状。其中右半结肠癌时,多为腹痛不适或隐痛。开始时可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常位于右下腹部,很象慢性阑尾炎发作;而左半结肠癌时,多表现为梗阻可突发,出现腹部绞痛,伴腹胀、肠蠕动亢进、便秘和排气受阻,或慢性梗阻症状如腹胀不适、阵发性腹痛、肠鸣音亢进、便秘、粪便带血和粘液等。
5、中毒症状
常表现为患者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