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的这几天,天气渐凉,晚上基本都用不上空调和电扇了,正是进入了最舒适的季节。
但是,虽然已经过了夏天,但孩子们玩得高兴的时候,还是不愿意穿袜子,赤着脚在地板上,甚至是大理石地板上撒欢儿,有时候还满头大汗的。
奶奶不禁心里一惊,「寒从脚底生」啊,这样不冻着了才怪呢?有时候还要拿着袜子和鞋子追在后面,甚至拿出了威逼利诱的手段。但即使孩子真的穿上了,热度也就两分钟,尤其是鞋子。
那孩子光脚有害处么?到底袜子是不是必须穿的?孩子不爱穿袜子?正常
宝宝处于生长发育期,新陈代谢本身就比成人要旺盛,而且宝宝活泼好动、醒着的时候总也不闲着,所以出汗多也正常;
另外,吃饭其实会引起身体产热,宝宝经常少食多餐,所以食物产热也会比较多;
总之,小宝宝的身体比大人要热乎,老人们会称之为「火气旺」,这是讲得通的。
对于活动量比较多的孩子,比如已经开始学走路了,如果总是强迫他穿袜子,脚丫子出汗多却被闷在鞋袜里,是很不舒服的,还有可能滋生细菌、引发感染。所以,很多宝宝本能地会不喜欢鞋袜的束缚。
不穿袜子好处这么多啊
要知道,国外好多幼儿园经常有老师带着孩子赤脚活动,比如做游戏、慢跑,即所谓的「赤足教育」,在日本甚至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
1. 促进感官发育
双脚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是重要的触觉感受部位,光脚行走时,可以接触不同质地的地面传来的刺激,有助于刺激触觉神经发育,促进感官和大脑建立联系、完成各种精细动作,提高感觉灵敏度、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宝宝看起来也就更聪明、更敏捷。
这个阶段经常穿袜子反而会影响儿童的触觉发育,不利于双脚探索能力的培养。
2. 有利于学走路
当小宝宝光脚走路时,他会弯曲脚趾抓住地面,脚掌的末梢神经也会感受地面的刺激,更好地感知地面的高低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从而走得更稳、更协调。
所以,处于学步期的孩子,光脚学走路最好。
在孩子会走路之前,不用买学步鞋,因为走路是自然发育的结果,不是靠学步类产品学出来的,任何所谓的学步鞋都不能帮助走路,而光脚走路能让孩子用脚抓地走地更稳,更加利于父母观察孩子的站姿和走姿是否正常。不穿袜子其实没那么冷
宝宝不穿袜子的时候,家长会发现宝宝的小脚凉凉的,温度比身体要低一些。但其实这个现象很正常,是因为人的四肢尤其是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而脚部接触到低温的地板时,会自动收缩毛细血管,减少散热,所以摸起来就是脚部也是凉凉的了,这并不代表宝宝冷,所以不能根据手脚的温度来加减衣服,而是应该摸孩子的颈背部。
随着宝宝活动量增加,手脚会逐渐暖起来。所以总是手脚冰凉的孩子,是不是可以考虑多多运动呢?
如果说到赤脚会着凉,那日本孩子到了冬天甚至下雪天还是短裤短裙、露着白花花两条腿那不是全都冻坏了啊?其实人家的身体素质好着呢。
穿不穿,让孩子决定
虽然光脚的好处很多,但到底袜子要不要穿,归根结底还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对于新生儿(出生一个月之内)也没必要穿袜子,只要室温维持在 22 摄氏度以上,身体连着脚部包着,也就没必要再穿袜子,新生儿监护室里的宝宝也经常是不穿袜子的哟。
对于早产儿,一般都是妈妈抱在自己胸口,袋鼠式护理,也没必要穿袜子。
等孩子大一点了,只要孩子能表达了,如果孩子觉得冷就穿,如果不冷,能不穿就不穿。(丁妈家的大宝,现在 7 岁了,在家也是能不穿就不穿的,健康得很。)
即便是在空调房,只要不是温度过低,避免让空调口对着宝宝,也不会发生鼻塞、流鼻涕、腹泻之类的症状,光脚更是没啥影响。不管在何种情况下,家里的温度如果能维持在 23~26 度是最好的。
当然,家长要尊重差异,毕竟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就是不喜欢赤脚的感觉;也有些孩子,即使睡在温暖的被窝里,手脚都不容易捂热,甚至有些大人也是这样,常常习惯于穿着袜子睡觉,才会有温暖和舒适感,如果室内温度较低,或者夏天开着空调,这一类孩子,可以考虑在睡觉时穿着袜子。
所以,是否需要给孩子穿袜子,没有办法给出明确的结论,应该因人而异。光脚玩耍,要注意这些
1. 确保地面安全
尤其是可能会戳脚硌脚的尖锐东西要清理掉,必要时可以穿上防滑袜。
2. 注意卫生
家里地板要打扫干净,宝宝玩了一段时间后,也要及时清洗,尤其是要上床睡觉之前,因为灰尘之类是难免的。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养育孩子过程中,总是充满了焦虑,光脚这事儿也是一样;目前来看,光脚这事儿没发现什么害处,反而有不少利于宝宝健康的好处,所以不如顺应孩子的发育需求,让他怎么舒服怎么来吧,尤其是在学走路这段时间,让孩子光脚好处多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