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师证考试概述
中医养生师证考试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全国中医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的一项职业资格考试,旨在选拔具备一定中医养生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中医养生服务,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养生保健、中医食疗、中医按摩、中医针灸、中药煎煮与配制等方面,通过考试的考生将获得国家颁发的中医养生师证书,具备从事中医养生工作的资格。
1、中医基础理论
(1)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包括阴阳的定义、阴阳的关系、五行的定义、五行相生相克等内容。
(2)脏象学说:脏象学说是中医对人体内脏功能和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的功能特点、相互联系等内容。
(3)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包括经络的分布、经络的功能、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内容。
(4)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是中医对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包括病因的分类、病机的分析、辨证论治等内容。
2、中医养生保健
(1)中医养生原则:包括调整心态、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方面的内容。
(2)体质辨识与调理:根据人的体质特点进行辨识,制定相应的调理方案,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等。
(3)常见病症的中医养生调理方法:包括感冒、咳嗽、便秘、失眠、焦虑等常见病症的中医养生调理方法。
3、中医食疗
(1)食物的性味归经: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进行食疗,包括寒热平性的食物搭配,以及食物与脏腑的关系等内容。
(2)食物的功效与应用:根据食物的功效进行食疗,包括补益类、清热解毒类、消食化积类等食物的应用。
(3)食疗的原则与方法:包括食疗的原则(因人制宜、辨证施治)、食疗的方法(单独食用、搭配食用等)。
4、中医按摩
(1)按摩的基本原理:包括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基本原理。
(2)按摩的基本手法:包括推、拿、按、揉、捏、振等基本手法。
(3)常用穴位及按摩方法:包括头面部穴位、颈肩背部穴位、胸腹部穴位等常用穴位及其按摩方法。
5、中医针灸
(1)针灸的基本原理:包括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基本原理。
(2)针灸的基本操作:包括刺入法、插针法、提插法等基本操作。
(3)常用穴位及针灸方法:包括头面部穴位、颈肩背部穴位、胸腹部穴位等常用穴位及其针灸方法。
6、中药煎煮与配制
(1)中药的性味归经:根据中药的性味归经进行煎煮与配制,包括药物的选配原则等内容。
(2)中药的煎煮方法:包括加水量、火候控制、时间控制等煎煮方法。
(3)中药的配制原则与方法:根据临床需要进行中药的配制,包括单方配制、复方配制等原则与方法。
中医养生师证考试题目示例
1、请简述阴阳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答案: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包括阴阳的定义、阴阳的关系、五行的定义、五行相生相克等内容。)
2、请简述脏象学说的主要观点。(答案:脏象学说是中医对人体内脏功能和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的功能特点、相互联系等内容。)
3、请简述经络学说的主要观点。(答案: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包括经络的分布、经络的功能、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内容。)
4、请简述病因病机学说的主要观点。(答案:病因病机是中医对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包括病因的分类、病机的分析、辨证论治等内容。)
5、请简述中医养生保健的原则。(答案:中医养生原则包括调整心态、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方面的内容。)
6、请简述体质辨识与调理的方法。(答案:根据人的体质特点进行辨识,制定相应的调理方案,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