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它依附于经络而存在,位于 经络缝隙中,具有复杂的解剖构造。对腧穴的认识关系到对经络的认识,也直 接关系到对疾病治疗的认识。腧穴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自己的特点,对脑穴结构、 功能的探讨与理解,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第一节腧穴概念与腧穴结构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腧穴是人体气血在体表聚会、灌渗的重要部位,通过经络联系人体内部组 织、器官、脏腑,反映它们的生理或病理变化,并能起到调节、恢复作用。 腧穴在《内经》《难经》《甲乙经》中都称为“俞穴”(古代“腧”与“俞” 通),亦有人称为“穴位”“穴”,或刺激点、反应点。《灵枢.九针十二原》载: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 者,神气之所游行出人也。非皮肉筋骨也。”可见古代医者已经认识到,在经 络缝隙的循行中有交叉、汇聚、转输的特殊组织结构。所谓“节”,就是腧穴 所在。 由此看来,腧穴并不是简单的个点或位置,而是指人体组织衔接处,气 血流注于皮、脉、肉、筋、骨在体表下连接的特殊部位,这些特殊部位对气血 运行的营养、速度、数量以及内容起着极为重要的调整和平衡作用。 “俞”一字三音。 俞(yu)本义为挖空树木做船。《说文解字》释日:“空中木为舟也。”因 此有运输、流动的含义。 俞(yo):①文言叹词,表示允许。②在古代时善知味者,称为 “俞儿”。 俞(yu): 通“愈”,表示体内无邪,气血畅通,为“空中木为舟也”之 意的转化。 俞(shiu):经穴之义。《灵枢》提出“经脉之所注为输”,意为经脉在此 处聚集、汇集,进行气血的调节。 穴,为象形字,《说文解字》解为“土室也”,乃为远古之人所居之处。 人体体表的凹陷处称之为穴。 “俞穴”的“俞”指经脉所注之处,同时也包含“中空之木”的意思。 后世在“俞”旁加了“肉”为“腧”,专指体表经络线上的气血流注、灌注 的部位。“腧”表示腧穴的功能和特点。“穴”指气血运行过程中所需要停留 或有间隙的部位。因此,“腧穴”一词更为准确。 二、腧穴结构 腧穴结构,是指输穴的形态与功能。古人对腧穴结构的认识较早,元代窦 汉卿在《通玄指要赋》中就提出了对腧穴结构的认识:“原夫络别支殊,经交错 综,或沟池溪谷以歧异,或山海丘陵而隙共。”即指出腧穴所在部位有不同的 结构特点,或有沟、池、溪、谷的特点,或有山、海、丘、陵的特点。进一步 可以理解为:“山、谷、丘、陵”描述的是物质形态,意指人体的皮、肉、脉、 筋、骨所构成的特殊结构;而“溪、沟、池、海”,均有“主",似指人体组织 液、血液、淋巴液等体液汇集之所。 具体分析,腧穴结构包括两部分:一是构成腧穴的周边的皮、肉、脉、 筋、骨等有形组织;另个是腧穴所在的缝隙,包括缝隙中气血运行和代谢过 程中的多种状态。二者决定了腧穴的各种特性与功能。 (一) 腧穴与五节 五节即皮节、肉节、脉节、筋节、骨节。“节”指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 连接的部分,即节段之意。可以说,所有的腧穴均存在于节上,但同一个穴位 在不同的深度,所涉及的节的分布亦不同,有的腧穴处于单纯的一一个节上,有的则同时涉及几个不同的节。我们可以看到,凡是功能较强的腧穴都是在涉及 节较多的地方,多个不同的节,对经络气血的运行有很强的调节、控制作用。 这是古人对腧穴结构的最基本的认识。 1.皮节 皮节指皮与皮相接处,即皮纹处,如肘横纹、腕横纹等处。中医所讲的皮 指皮肤,包括表皮及皮下结缔组织,覆盖全身各处,保护人体器官及相应组织。 皮与肺、大肠、膀胱相关。 2.肉节 肉节指不同的肌束、肌群相连接的部位。中医所讲的肉指肌肉中红色部 分。红色的肉紧绷或拉开后称为“肌”,松弛则称为“肉”。肌肉主要分布在四 肢躯干。肢体肌肉呈圆柱状轴向分布,缝隙单-; 而躯干的肉多为扁平状,如 胸背部的肌肉,交叉重叠较多,肌肉缝隙较为复杂。肉与脾、胃相关。 3.脉节 脉节指脉的分支处。脉是运行气血的主要部位,它呈管状结构分布于人体 躯干与肢体组织中,它是营养物与代谢物运行的道路,是经络中的气血供应和 有形之邪排除系统。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动脉、静脉、淋巴管。脉与心、小肠、 肝相关。 4.筋节 筋节指筋束之间或筋与筋之间的缝隙。筋是支持机体运动平衡的重要组 织,是肌肉韧带的附着部分,分布在腕踝关节等处。“筋”包括肌腱、韧带,亦 包括一部分现代医学所说的神经。筋与肝、胆、胃相关。 5.骨节 骨节指骨空、骨缝、骨沟或骨联结部位,这些部位往往有重要的腧穴。骨 与肾、膀胱、胆相关。 腧穴与皮节、肉节、脉节、筋节、骨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关。临床需要注 意的是,皮节在上,肉节在下,脉节再下,筋节更下,骨节在最深部;所以针 刺皮节时要在浅层,脉节就深点。在不同的节上,腧穴的气血运行都有差别, 而且同一个穴位其在不同的深度,节的分布亦不同。因此,对输穴结构的认识, 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缝隙而已,也要认识到构成缝隙的相关结构,即五节中的 哪一种,这对循摸腧穴、针刺手法等都非常重要。 (二)循摸腧穴 循摸腧穴,是辨识和诊察腧穴结构的方法。在学习掌握了经络诊察、辨 经、选经、选穴配穴(以上请见后面章节)后,腧穴循摸的准确与否就成为影响疗效至关重要的因素。长期以来,教材取穴只讲骨度分寸,忽略了对腧穴的 实际切循。其实,骨度只是个普遍宽泛的定位标准,在临床面对具体的患者 时,每个人都有其个体化的差异,仅仅根据骨度分寸是不能准确定位腧穴的; 因此,仅仅依靠骨度分寸定位腧穴,会弱化乃至失去针灸的疗效。《灵枢●经 脉》明确指出:“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所谓“切 循",是指医者必须用手摸到“分肉之间”的缝隙以及其中各种特殊的结构。临 床实践证明,经过准确循摸所取得的腧穴,针感会明显提高,疗效也随之增加。 摸穴的具体操作:医者在确定腧穴大致位置后,要用手指仔细感觉腧穴下 的结构和气血运行状态。 因为所有的腧穴都在或皮节、或肉节、或脉节、或筋节、或骨节处,所以 医者务必摸到皮、肉、脉、筋、骨等结构,要感觉到腧穴下的气血运行状态。 所有的节在体表经络的缝隙里都可以循摸到,当经过大量的训练,医者指下能 够明确分清这些不同节的结构特点时,摸穴就容易多了。要注意,有的穴位既 在肉节,又在脉节,还在骨节。肉节是肉和肉之间的节;脉节往往在脉分叉的 地方构成个穴位;深些的在筋节、 骨节,甚至在骨缝里。 在进行腧穴切循时要凝神聚气,凭指下的触觉感知气血运行正常与否。同 时,患者也会出现特殊的感觉,如酸、麻、痛或胀等,这个部位往往就是腧穴 了。此外,经常循摸训练,医者的手下感觉会更敏感,可以体会到患者腧穴的 某些异常表现,如指下空虚感、滞涩感、弦紧感、松弛感等。 对输穴的具体定位,是针灸医生的基本功,需要很长时间去练习。有些 腧穴可能要循摸两年才能真正掌握其具体部位,如太渊穴。另外,对腧穴的 定位还需要患者配合,患者的主观感觉能够帮助医者判断腧穴的精细差异,以 准确定位。 第二节腧穴的功能与特性 一、腧穴的功能 1.气血输注的部位 腧穴是人体经络交叉、汇聚形成的特殊空隙,是“神气之所游行出人”的 部位。这些特殊部位对气血运行的内容、速度、数量等有很重要的调整和平衡 作用。腧穴运输的物质包含营养物和代谢物,还有气血运行的动力一这种动 力可以理解为物理现象中的势能及化学现象中的浓度差,在中医概念中相当于“气”,气推动着液体物质流动,形成“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的营 卫气血周流运行。“神气”是看不见的能量,能量流动可以平衡经络气血从而消 除疾病。当然这种能量调整是有条件的,在-定范围内可以实现,但是当机体 遭受到超出可调整范围的损害时,经络、腧穴自身的调整就无能为力了。 2.反映脏腑经络状态 在疾病状态下,腧穴又是反映脏腑经络状态的个部位。经络通过灌渗 作用供给周边组织器官所需的营养,同时将所过部位的代谢物、毒素及其他 废弃物通过灌渗而排泄出来。如果脏腑或经络出现灌渗障碍或气血不足,腧 穴部位就会出现结节、结块、结络、空虚等异常变化,在相应的经络上亦会 有反应。 3.调节气血运行 临床上,腧穴是能够接受各种刺激,控制经络灌渗速度和数量,调节灌渗 状态的个部位。腧穴是缝隙中的特殊结构,可以使气血停留的时间延长,把 周边的废物更多地吸进来,同时把其携带的营养物更多地渗透到周边组织。由 于各个腧穴的结构不同,其对经络里的气血流动、灌渗所发挥的作用亦不同, 从而对经络起到补、泻、和、疏等多种不同效用。 腧穴的功能不仅与其所联系的经脉及脏腑有关,更与其所在部位的精 细结构有关,如太渊和尺泽虽然都是肺经腧穴,但由于部位不同,其所在的 五节不同,因此其功能也不尽相同。在认识上要充分考虑不同腧穴的功能 个性。 二、腧穴的特性 1.腧穴均位于经络缝隙中 凡是输穴都位于经或络上。目前通行的361个标准穴,位于十四经上;有 个别的穴位在络脉上,多为阿是穴。 2.腧穴大多在节上,五节分布有规律 由于人体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所以腧穴的气血流注亦有高下浅深之 差。如腕踝关节以下,肉较少,皮、脉、筋等节较多;而在上下肢和腹部,肌 肉相对多,脉、肉、筋等节较多;背部,特别是督脉,肉、筋、骨等节较多。 3.腧穴位置因人而异,因人体状态而异 对任何人来说,经络的走向和其皮、脉、肉、筋、骨的长短、大小、宽窄都有一定关系。不同个体的腧穴位置都会不同,如举重运动员会宗穴的位 置与普通人就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病理状态下,腧穴位置也会发生某些 改变。虽然腧穴在人体的部位是相对稳定的,但具体的位置还要通过循摸来 确定。 4.腧穴因所属经脉不同,功能不同 腧穴功能与其所在经脉及其联系的脏腑有关。如手太阴肺经的腧穴,对 肺、气管有治疗作用,而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大部分对吞咽、消化病症有较好的 治疗作用。另外,因肺主呼吸,亦主皮毛,所以肺经的腧穴还能治疗一部分皮 肤病。 5.同一经脉的腧穴,其功能与所在部位有关 同一条经脉上的腧穴因其所在部位不同,其功能也不相同。如太渊、尺泽 均为肺经腧穴,但由于部位不同,其所在五节不同,因此其功能也不同。 第三节 特定穴 腧穴结构上的共性使得具有共同结构特点的腧穴也具有功能上的共性,因 而形成了不同类刷的腧穴,即特定穴。如在肢体上分别形成原穴、络穴、郄穴、 五输穴等;在躯干上构成了募穴、背俞穴。特定穴因有相类似的结构,所以在 诊断、治疗上有类似的作用。下面将对这些特殊输穴进行分类讨论。 需要说明的是,在理论研讨和临宋实践中发现的不同于常规的腧穴定位、 刺法、功效、主治等,为了强调这些内容,所以在腧穴各论中,与常规致的 腧穴刺灸法、针感等将不再论述。如果某个腧穴没有涉及刺灸法、针感等内容, 意味着在临床应用中可以参考般临床的常规进行操作。之所以省略,仅仅出 于图书写作的需要,而非忽略其刺灸法与针感等要求。针灸治疗对针感的要求 是极其重要的,在针灸临床中应坚持每刺必求适度针感的做法,治疗取效与此 息息相关。 一、原穴 (一)原穴释义 原穴是所有腧穴里最早被认识且最重要的穴组。根据《内经》理论,其含 义为本经与人体原气相连接的部位。古人认为其作用较突出,对人体原气的运 行、数量、流量等有重要调控作用。因此其对人体健康的调护或疾病的治疗作用突出。《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说明五脏六 腑有疾病时都可取原穴治疗。十二原穴的作用机制,与原气、肾(命门)及三 焦的相互关系最为密切。 1.原气来源于肾(或命门) 原气是生命之本源,具有三层含义:①原气是条生 命得以降生的源始, 来源于父母,降生后则保存于肾(或命门),古人认为它是生命的初始形态; ②原气是维持这条生命和调整其生命节律的功能总源;③原气是生命继承繁衍 之源,这一代的生命信息,通过原气传递给下一代生命。 气化为精,得以储存。精藏于肾。中医所谓肾主骨生髓,又脑为髓之海, 故原气所化之精(原精)与髓、脑、骨亦有关。脑髓骨一肾联合,乃是原 精储存并保持其活性的系统。 2.三焦为原气之别使 三焦是原气向各个脏腑不断输注来发挥作用的途径。 三焦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腑,几千年来众多医家-直为其争论不休。其实中 医的认识是很朴素的,取象比类是中医认识事物和命名事物的基本方法。《说文 解字》解释说:“焦,火所伤也。”焦为会意字,上面是“佳",一种短尾鸟,下 面是“火”。从字形上看,就是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为物体经火烧而变黄或成 炭,外边形成膜。由此推断,中医所说的“三焦”应当是一种膜性结构,分布 遍及人体上、中、下三部。清代医家唐容川在《血证论》中称三焦“即人身上 下内外之油膜也”,认为肠外的网膜是三焦的主要组成。其实,在人体中,所有 器官及器官外周的皮、脉、肉、筋、骨等组织,彼此之间都有膜相隔;有的膜 与组织紧密联系,有的与组织之间有很多填充物。这种膜及其填充物的结构, 相当于西医的结缔组织,在中医则属于“三焦”范畴。 从以上可知,三焦几乎包括人体内的大部分结缔组织。三焦虽无特定的形 态,没有管道结构,但其中却有丰富的物质运动,包括所有的组织液所携带的 成分。这些营养成分根据各个组织的需要面流动分配,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 低的地方灌渗。 原气在生命体中发挥作用,也是依靠三焦途径的。具体而言,原气的物质 基础与组织液有什么关系,是否还涉及现代医学尚未发现的物质和形态等,有 待研究确认;但是原气的功能途径,肯定是通过三焦,从密度高的地方向密度 低的地方扩散。 原气和原精,处于不停的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中。简而言之,气化为精, 原精储藏于肾(或命门);精化为气,原气通过三焦达到全身各经脉,再由经络 系统灌溉全身。而医生能够影响原气,调理原气的人手处就是原穴。原穴是原气由三焦人经脉时的输人口,经典所谓原气在各经“经过、停留、输注、汇聚 之处”,是能够为我所用的闸门。 (二)原穴的结构特点 1.靠近动脉分支 人体十二个原穴,其中八个在腕踝关节动脉分支处。如太渊、大陵、神 门、太溪、太白、太冲、冲阳、合谷等,分布在人体动脉体表浅在而有动脉分 支处,相当于脉节(但不在动脉上,而在动脉边缘)。这个部位的畅通与否对相 关经脉的气血运行起决定作用,可以直接影响气血的供应。原穴还能够缓解动 脉的压力,调节血液数量、流速。 2.靠近腕踝关节 原穴大多位于腕踝关节处,其活动量、力度、频率都高于其他部位,消耗 气血的量和频次也远远高于其他部位。但原穴在阴经和阳经的分布有所差别。 (1)手三阴经的原穴主要分布在腕关节周围。足三阴经的原穴,除太溪 外,太冲和太白都在足部的远端,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 中,直立行走后,踝关节的功能向前移动,足的平衡稳定主要依靠路趾关节 的协调运动,故足太阴与足厥阴经的原穴出现了前移,位于第跖趾关 节。 在下肢运动过程中,此部位恰恰是活动量最大,而且是调整脚步平衡的关键 所在。 (2) 阳经的原穴分布跟阴经有很大差别,分布较为复杂。阳经都是在人体 阳面伸肌的部位,在肌肉丰满、筋聚之处,活动量及消耗能量较多。合谷、阳 池、腕骨三个穴位,特别是合谷和腕骨,在肌肉相对较丰满的部位。 (三)原穴的功能特性 原穴对本经具有温阳益气的功效。因为原穴把原气从肾通过三焦引人到本 经,有温阳之功,温阳可助化气。所谓益气是对本经、本脏或本腑益气。原穴 可使经气的运行增快、能量增加,使这条经或联系的脏得到更多的营养补充。 但由于经脉循行部位不同,所联系的脏或腑不同,其温阳益气作用又具有特异 性,表现为各经原穴在主治上的差别。 阴经的原穴和五输穴中的输是同一个穴位,即“以输代原";而阳经则单 独有原穴。由于阴阳经的气化功能差别,阴经以物质基础为主,包括原气、动 力、能量,所以阴经原穴温阳益气,以补益为主;阳经的原穴则温阳行气,表 现出“以行为补”的特点,所谓寓补于泻(清热)。 十二经原穴列表 经脉 原穴 经脉 原穴 手太阴肺经 太渊 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 足太阴脾经 太白 足阳明胃经 冲阳 手少阴心经 神门 手太阳小肠经 腕骨 足少阴肾经 太溪 足太阳膀胱经 京骨 手跃阴心包经 大陵 手少阳三焦经 阳池 足厥阴肝经 太冲 足少阳胆经 丘墟
二、五输穴 (一)五输穴释义 五输穴是指每条经在膝肘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左右共计120个),是针 灸治疗常用的有效穴。在《灵枢》“九针十二原"“本输”“根结”“卫气”等篇 中系统地介绍了五输穴的内容;《难经》“六十二难"至“七十九难"则进一- 步 解释了应用方法。五输穴的提出,不仅是古人对脏腑、经络深刻认识的理论总 结,而且临床证实了这些穴位的特殊治疗作用。其中最为重要的理论根据是 “标本"与“根结”理论。 1.“根结” 十二正经 上的腧穴(主要指肘膝以下的五输穴),由于所在部位的不同, 反映疾病及所主治疾病也不同。根据这种认识,《灵枢.根结》中提出了各经的 根、结概念,见表4-2。“根”是指各经的远端部位,是阴经、阳经相互交接的 处所;根属经络的始发点,经气产生的部位。“结”是各经的近端部位,是多条 经脉归结汇聚的处所。 《灵枢●动输》载:“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人体四肢末端 (包括体表)是阴阳两气(即营、卫)相互接通转输之处(四末阴阳交会主要在 五输穴的部位)。有了这种“接通转化”,人体的阳气才能产生和发挥作用。人 体内脏吸收、输布的营养是阴气的来源,阴气由内脏向外、向四末流注;阳气 则由四末向内(向心性)、向内脏流注。五输穴的出为井、溜为荥、注为输、行 为经、人为合,都是从肢体最远端的腧穴所言,具有向心性的顺序,是依据阳 气由四末向内、向上、向脏腑的规律排列的。从文献中“根结”的代表穴位的 主治功能也能看出,根穴多主内脏疾患,结穴则临近的治疗作用强。这也意味 着各经的经气产生都是在较远心的部位。 2.“标本” 这里的“标本”是指经络流注上的“标本”。在《灵枢●卫气》中,具体 提出了标本的内容。十二经的“本”都在肘膝以下,“标”则分别在头、胸、背 部。如足太阳的本部为足跟上5寸,标部为目。“标本”“根结”都反应了经络 气血在人体的流注方向和部位,从而对远端穴位主治的选择性、特异性,以及 头面、躯干穴位主治的临近性(临近的内脏器官、组织)、广泛性给予了理论上 的说明。 综上所述,四肢远端的经络分布较疏,主治的选择性、特异性较强。五输 穴理论提出了膝肘以下60个腧穴主治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及其规律,是对腧穴主 治功能认识的总结和突破,对针灸临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这-理论囊括了历 代针灸家的众多宝贵配穴经验,并给予这些经验以理论上的说明和指导。 (二)五输的名称和五行属性 十二经分别自指(趾)端起,至肘膝顺序排列五个腧穴(个别经线上间隔 一二个腧穴),用井(出)、荥(溜)、输(注)、经(行)、合(人)来形容经气 流注形式、浅深、部位和五行属性的不同,具体见表4-3。 (三)五输穴的结构特点 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同类穴因所处位置在解剖结构上有着相似 性,如井穴都在肢端,荥穴都在本节,输穴都在掌跖关节等;因而在病理反应 及治疗作用上也有某些相似性,如井穴大多有宣泄的作用,合穴大多有调补的 作用。 就某一条经来说,井、荥、输、经、合在解剖部位上及气血流注上有着 密切的连续性,体现了经脉渐深、渐宽、由小到大的趋势;反映了气血在溪、 谷、分肉、间隙充盈上的差异性。如,井穴的气血灌渗相当于- -滴- -滴流动, 缓慢进行,对于营养代谢、排除废物是非常彻底的;荥穴出溜如涓涓的溪水, 虽仍然是- -滴- -滴,但它是连续性的“滴";输穴也属连续流动,但势宽、量 多,像火车通过一样;经穴,像大的轮船在河流上行驶;合穴,相当于人海 口,气血已经达到深部。这些差异导致五输穴在病理反应及治疗作用上也有某 些差异。如井、荥多能疏导经络之气血;经、合多能调节脏腑之气血;输穴则 阳经偏于疏导,阴经偏于调节。(参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灵枢.寿天 刚柔》) (四)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难经.六十八难》谓:“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 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就是根据五输穴的治疗作用结合五输穴理论而提出 的。同时,也只有治疗作用和理论说明相结合,才有实践意义。 如“井主心下满”:当脏腑经气失于条达,出现了诸如心下满闷、痹塞等 一类症候, 可以选择相关经络的井穴治疗。因为井主“出”,是阴阳经气交接的 部位,有疏通经气、宣导阴阳的作用,如气闭昏厥、指端麻木等症取井穴治疗, 就是根据这个道理。 又如“经主喘咳寒热":“经穴”有宣散病邪、驱邪扶正的作用。当脏腑的 经气受外邪侵袭,出现了喘咳寒热一类症候,就可以选择该经的“经穴”。因为 “经主行”,位于臂胫,外邪易于从此侵人经络。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 说:“夫臂与脂,其阴皮薄,其肉淖泽,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大致可分为单独使用、配伍应用两大类。以下我们就 五输穴的单独应用,进行具体讲解;而五输穴的配伍应用,将在“ 选穴配穴章 节”再行详述。 1.井穴 井穴是阴阳经交会转换的部位、气血流注的终点或起点,主“心下满”。 具体功用,可分为如下两类。 泻实祛滞(泻热解毒):各个脏腑或经络有瘀滞、火毒、热邪郁结于内时, 出现胸中痞满的实证、热证表现,即“心下满”。凡是经脉壅盛、邪实的证候 (如烦满),及经脉所过之处的热、肿、痛诸症(有火邪),用井穴放血大多有 效,对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如咽喉肿痛、目痛等;再如急性肩周炎,局部 出现胀痛,待察经后,亦可选取相关异常经络的井穴放血。 宣痹开结:凡是经脉中气血失畅、气机闭结的卒中、昏厥;或血少不荣. 气虚不煦所致的肢体麻木、失用、乳汁不通、溲涩不畅等,取井穴少量放血. 针刺、艾灸都有一定效果。 井穴不仅可治实证、热证、火毒,亦可治疗虚证。在井穴少量放i可引阳 通络,使阳气宣发,这与实证、热证的大量放血以泻实.解毒作用是有区别的。 (表4-4)灸井穴则有温阳通络的作用。 表4-4并穴放血量及作用 井穴放血量 作用 1-8滴 引阳通络 8-15滴 祛滞 15-20滴 泻热解毒 以前多强调阳经井穴的作用泻实、祛邪,而阴经井穴的行血、助气、补 虚作用多被忽略。如涌泉治虚喘、暗不能言,隐白治妇人漏血不止、足寒不 温等。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发现:井穴放血量低于8滴,能引阳通络; 8-15滴, 能祛滞; 15 滴以上,能泻热。有时也根据血色来确定放血量,如血色淡清,说 明血虚,不宜放血;如果血色深,说明有瘀血,则应该放血,直至血色变清淡 为止。 井穴(除中冲、涌泉外)大都在指甲角的侧线往F至甲根部,大约在指甲 角下0.1分(类似的井穴位置,参考图4-18),但具体位置仍需要循摸。此部 位皮下毛细血管很丰富,因此放血效果较好。定穴时,可用甲压法,即医生用 自已指甲的甲面压迫患者井穴范围,根据惠者的酸痛等反应察井穴的具体位置。 (图4-17 ) . 2.荥穴 荥穴的主治作用可以概括为清虚热、育阴血。所谓“荥主身热”,实际是 治疗虚热、阴血不足而引发的“身热”等一类症候。 如出现虚热、低烧伴口千 渴,可取相关经络之荥穴退热。“荥”形容小的涓溪,因此其气血、组织液较之井穴稍有增加,但仍属细小。表证(外邪)早期,营卫不和,卫气郁闭,若营 分较细小,则营少卫亢,故而出现寒热。此时取荥穴,调节经络气血,使营血 充盈一充营解卫, 是其解热的机理所在。因此除了治疗外感,荥穴还能治疗 阴虚发热。 3.输穴 输穴有益气化湿之功。所谓“输主体重节痛”是指经气不足、湿邪留滞引 起的症候。临床凡是由于气虚、水湿不化引起的肿满、倦息、咳喘、溏泄、遗 溺等症候,都可以选用输穴治疗。此外,阴经的输穴亦其原穴,大多靠近脉动 分支处,对本经的经气调节(调控其流速及流量)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有温阳 益气之功。 4.经穴 经穴有温经通络、疏散风寒的功效,凡是由于风寒外邪人客经脉所引起 的身寒不能自温、经血失畅、妇人月事不通、血痔、诸节作痛,以及风寒外 感引起的咳嗽发热等,都可以使用经穴治疗。所谓“经主喘咳寒热”即此类 症候。 5.合穴 合穴有调脏腑、益经气、调节本经气机的作用。凡是由于邪客、不足、有 余等致脏腑不和,经气升降失畅而出现胀满、逆气、结滞、泄泻等,使用合穴 大多有一定治疗效果。所谓“合主逆气而泄”就是其代表症候。“逆气”,意为 气本来应该降,反而往上逆;“泄”的意思是本来应该上升,反而往下泄;总之 “逆气而泄”指气机的升降出人异常。 合穴位于膝肘部位,其解剖结构较有深度,参与的五节较多。合穴按气血 的流动,从井穴至合穴流动(阳气)乃气血由浅部到深部,从合穴至井穴流动 (阴气)是从深部至浅部;因此合穴位于很重要的转化部位,“合”的意思就是 阴阳交合。 表4-5五输穴功能表 井穴 泻实祛滞,宣痹开结,引阳通络 荥穴 清虚热,育阴血 输穴 益气化湿 经穴 温经通络,疏散风寒 合穴 调脏腑,益经气(调理本经气机的升降出人) 三. 四、郄穴 (一)郄穴释义 “郄”同“都”,也作“隙”(《正字通》)。古义有四:①孔(隙),如《孟 子》日:“钻穴隙相窥。”②裂(隙),如《史记》载:“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 与沛公有隙。”③要路,如《史记》载:“秦文孝缪居壅隙。”④接连,如《汉 书》日:“北隙岛丸、夫余。” 结合郄穴所在部位和主治的共性,其义当以③④为宜,意为该经脉循行中 逢至肌肉筋脉薄、结、狭小的孔缝之处。所以都穴有降逆、疏利、行气、止痛 的治疗作用。 (二)郄穴特性 1.结构特点 部分郄穴位于肌肉丰厚的身体部位,如梁丘;部分郄穴位于肌肉移形为肌 腱的地方,如孔最、郄门、温溜、中都和筑宾;部分郄穴所在部位的肌肉不多, 如阴郄、水泉。无论所在部位的肌肉丰满与否,其缝隙结构则具有共同点,都 是肌肉缝隙较狭窄的部位。(表4 -9) 郄穴的针感通常比较清晰而呈“细线状”沿经传导,跟其狭窄深在的缝隙 结构有关。 2.郄穴的功能特点 由于各经的功能不同,各经郄穴的具体作用有所差别。有些具有降逆作 用,有些具有疏理、疏通、通畅的作用,还有一-些部穴突出行气之功,有的则 表现为较强的止痛作用。但总体来说,郄穴皆有疏通作用,对经络气I的数量 及流速有调整作用。(表4-10) 表4-10十二经都穴功效主治归类 经脉 功效 手三阴经郄穴 止血。可治疗血逆上盛,如衄血.咳血 足三阴经郄穴 疏理。可治疗痛经、尿不畅 手三阳经都穴 降逆。可治疗气逆,喘、呃逆 足三阳经郡穴 止痛。可治疗胃痛,痉挛性疼痛 (1)手三阴经郄穴:主治血逆上溢所致鼻衄、咳血、吐血。如孔最治疗咳 血的效果非常好;郄门治疗牙龈出血、鼻衄;阴郄治疗咳血。 (2)足三阴经郄穴:主治小便不利、淋痛、痛经。如治疗痛经常用地机、 中都,因为其有疏理作用。 (3)手三阳经郄穴:主治气逆、喘、呃,有降逆之功。 (4)足三阳经郄穴:主治胸满、胀痛、挛急作痛等。如胃痉挛性疼痛,取 足阳明经的梁丘;胆绞痛,取足少阳胆经的外丘;尿道及膀胱结石造成的痉挛 性疼痛,取足太阳经的金门。 (5)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四脉郄穴:四奇经的气化均涉及多条经脉, 如阴维脉功能维络诸阴,阳维脉功能维络诸阳,阴跷脉和阳跷脉则沟通调节全 身阴阳之气,功能较复杂。故各自郄穴的功能主治也有较大的差异。如阴跷郄 穴治疗四肢淫泺,阳跷郄穴治疗四肢不举,阴维郄穴治疗呕吐涎沫,阳维郄穴 治疗面肿、胸满。 五、俞穴、募穴; 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部位,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部 位。它们均分布于躯干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古人对俞募穴的认识很早,在 诊断和治疗脏腑病症方面积累了很多临床经验。滑伯仁《难经本义》说:“阴阳 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认为脏腑之气与俞募穴是相互贯通 的。因此,历代医家大都认为募穴主治功能与背俞穴相同,二者既可以单独使 用,又可以配合运用,即谓之“俞募配穴”。同时诊察俞募两穴也可作为协助诊 断的- -种方法,所谓“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 (一)俞募穴释义 ,“俞”是运行、输送之意,背俞穴为脏腑的经气在体表转运、输注的部位。 《灵枢》记载了背俞穴的位置,以及取穴方法。《灵枢.背腧》云:“愿闻五脏之 腧,出于背者....”马莳《灵枢注证发微》解释说:“五脏之腧,皆在于背。” 《类 经》日:“五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背之足太阳经,是为五脏之腧。” “募”是汇集、聚结的意思。募穴始见于《素问●奇病论》,文日:“胆虚气 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难经.六十七难》亦有记载募穴,但无具 体穴名。至《脉经》才明确了期门、日月、巨阙、关元、章门、太仓(中脘)、 中府、天枢、京门、中极等十个募穴的名称和位置;到《甲乙经》又补充了三 焦募石门;后人又补充了心包募膻中。但对于俞募穴在功能特性上的差异及其 机理,历史文献中并未阐明,留下了理论空白。 (二)俞募穴分布规律 背俞穴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 按脏腑位置高低就近分布。 募穴的分布,有在本经(肺募中府,胆募日月,肝募期门)者,有在他经 (肾募京门,脾募章门,大肠募天枢)者;其余都分布于任脉(心包募膻中,心 募巨阙,胃募中脘,三焦募石门,小肠募关元,膀胱募中极)。 (三)俞穴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古人在背部膀胱经第-侧线的许多穴位中,总结出十二个穴位分别对脏腑 有比较突出的治疗作用,并用“俞”来表示这类穴位的共性(为了与五输穴区 别,常用“背俞”称之)。. 1.俞穴的结构特点 人体脏器都深藏在体腔,内脏外部多包绕较多组织,胸腹腔除了有脊柱、胸骨作为支架保护内脏之外,外部还有多层肌肉、肌腱。在背部体表循摸,较 难区分深层及浅层肌肉,因为两者存在交叉,所以俞穴的具体位置较难摸准, 不像四肢腧穴容易确定。 背部肌肉、经筋以及络脉的分布都跟脊柱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内脏位置跟 脊柱亦有密切关系。内脏,包括心、肺、胃、肾、脾、肝等在内,在体内的位 置相对稳定,都有韧带维系固定,古代称为“系”,有联系、系带的意思。各个 脏腑都分布有自己的“系",如“心系”“肺系”“肝系”等,意味着各脏有附着 点与脊柱发生联系,以保持其相对稳定。 人体内脏的固定除 了通过脊柱的联系,还通过内脏之间的互相联系得以实 现。《内经》讲经别、经络的循行,都涉及这种“系”。这种联系不是随意性的 连接,它对保持各个脏腑之间的联系,以及脏腑的稳定性,保持内脏功能等, 都有重要意义。若内脏缺这种“系”,内脏便会缺乏稳定性;一旦这种联系出现 问题,就会引发疾病。 脏腑与脊柱、胸背部的临近关系,以及之间的“系”结构等,造成了比较 特殊的气化通路。所谓背俞穴是其对应班腑的经气在体表转运、输注的部位, 就是这些气化通路的表达。所以背俞穴常常是反应、治疗该脏腑经络六淫人 客、阴亏液耗病证的重点穴位。此外,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还可治疗很多精神 方面的疾患,而有特殊的治疗效果,可能也是跟背部腧穴与脊柱的密切关系有 关的。 肢体穴位以“沟渠溪谷”等结构为基础,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背俞穴 与之不同,背俞穴的重点在于,其与各自对应的脏腑非常邻近,有更直接与精 确的沟通。而脊住是背俞穴与脏腑之间的重要关联。 2.俞穴的功能特点 由于俞穴能使脏腑的阳气达于外,是卫阳出人运行的重要部位,所以俞 穴是治阳虚、气虚的重要穴位。背俞穴各个穴位也是外邪人侵的部位,所以背 俞穴可宣发卫阳之气,保证相应脏腑气化所需的阳气供应。《伤寒论》中所说 “太阳病项背强”,就是由于外感伤寒,阳气闭郁不达于外,导致脏腑功能受到 影响。 结合现代解剖学对人体的认识,背俞穴的理论还可理解为,一部分阳气与 神经功能有关。脊柱有脊髓,脊髓有脊神经,在脊柱两旁有脊神经走行,脊神 经的分布与内脏相对应。因此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上的穴位,尤其俞穴,可以 通过对神经的影响来实现阳气的某些功能。背俞穴,是中西医可能存在理论交 叉的地方。 具体俞穴功能归纳如下。 (1). 上焦虚象:胸膈阳虚,易侵犯到心俞、肺俞。如风寒邪易侵犯肺俞, 风热火毒则易侵犯心俞和厭阴俞。心胸肺部阳气不足而致的疾病,如胸阳不 振、心脉闭阻的心悸、胸痹等症,可选用肺俞、心俞等,与大椎、陶道、神道 配伍。 (2)中焦脾阳虚:湿邪或浊气易侵犯到脾俞和胃俞,寒邪亦可侵犯到脾 俞。治疗脾胃阳虚而致的消化系统疾患,可选用脾俞、胃俞等与脊中配伍。 (3)下焦肾阳虚:脾俞、肾俞易受到寒邪的侵犯。肾阳虚衰而致的泌尿生 殖系统疾患,可选用肾俞、三焦俞等与命门]配伍。 3.俞穴的取穴法 由于背部肌肉的宽窄、厚薄不同,存在不同层次交叉等,其结构比较复 杂,背部腧穴较难准确定位。迄今为止很多背部的腧穴的定位并不准确。背部 的腧穴主要有三条线: -是督脉,二是膀胱经的第一侧线, 三是膀胱经的第二 侧线。在督脉和第一侧线之间,古人还发现有所谓夹脊穴。这些腧穴,定位准 则效果好,定位不准则效果差。因此古人尝试过各种方法,以求准确定位背部 腧穴。如膏育的骑竹马疗法,实际上是膏育的取穴法;再如心俞旁开德请穴, 在手扪时,让患者说“-",通过震动感可找到此穴位。诸如此类取穴方法还有 很多。 我们利用循摸法取背俞穴时, 首先需要定位椎体。椎体确定后,一般取穴 法是在棘突下旁开1.5寸,或用特殊姿势、部位来度量定位,但这些度量方法 往往取穴不够准确。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条线 位于最长肌外侧缘,因此取十二 背俞穴时,必须通过循摸确定竖脊肌,然后定位俞穴。 背俞穴的水平线在椎体和椎体之间的缝隙,其与脊柱神经前后根的出口; 有关;而此处有交感神经节,神经节的位置在横突外,稍靠上。循摸穴位之 前,先触及棘突下,再往外旁开,取竖脊肌的外侧缘。不同的椎体棘突长短 不同,相应的取穴定位也有差别:①颈七至胸十二棘突较长,腧穴的部位稍 靠上一点(棘突下水平线,偏上),在上棘突和下棘突之间的中上1/3交界处; ②腰椎棘突较平、短,因此该段的背俞穴位于竖脊肌外侧,上棘突和下棘突 之间的1/2处。 4.俞穴的刺法与针感 胸腔部的背俞穴直刺0.3-0.5寸(浅刺),腰部背俞穴可直刺0.5-1寸。针 刺在交感神经节前角或后角。有些人在临床用斜刺法,但背俞穴斜刺不- -定准 确。针刺时务必谨慎,第十二胸椎以上禁深刺,避免刺伤内脏。 直刺针感通常有三个传导方向:①沿着肋骨向前腹部感传;②沿着足太阳 膀胱经的缝隙,针感下传或向上传;③向前传至脏器处。 (四)募穴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1.募穴的结构特点 凡是募穴都和其所属脏或腑邻近。这个邻近跟背俞穴的邻近有区别。背俞 穴的邻近有上下关系,且都在足太阳膀胱经经络线上。募穴的邻近则跟其相关 脏腑的直接位置有关。 募穴都在胸腹部,所在的位置分别靠近相关脏或腑,如中府与肺邻近,天 枢与大肠邻近,中脘与胃邻近,左侧章门与脾邻近,巨阙与心邻近,关元与小 肠邻近,中极与膀胱邻近,京门与肾邻近,膻中与心包邻近,右日月与胆邻近, 右期门与肝邻近。三焦受肾的影响,因此石门位于下焦。 胸腹部有较多层肌肉、筋膜和结缔组织,包括膏和育。膏是致密结缔组 织,育是疏松结缔组织。因为前面的功能需要空间,如进行代谢或交换等,所 以胸腹部的疏松结缔组织较多;而背部则致密结缔组织较多。募穴下的疏松结 缔组织比较集中,包括有淋巴、静脉。募穴往往靠近相关脏腑的淋巴管,跟各 个脏腑淋巴的汇集和大静脉的出人、回流有密切关系。淋巴和静脉的汇集,提 供了淋巴液、组织液聚集停留的条件,而人体大部分器官组织通过淋巴液、组 织液得到滋养,也通过此途径将废物排出。 2.募穴的功能特点 与脏腑临近是募穴的主要结构特点,这个特点决定了它的特殊的功能。所 以在临床选用募穴的关键,是要考虑其临近脏腑的特性;至于穴位原属于哪 条经络,本经有什么特性,医者要避免这些顾虑影响了自己对募穴的判断和 运用。 募穴主要控制脏腑代谢物的交换,将代谢废物及时进行处理,疏泄转输 到六腑排出,同时帮助将正常的营养物输布至脏腑。所以募穴的功能既有补又 有泻。 具体功能归纳如下。 (1)补虚:为相关脏或腑改善其气血亏虚,为其提供营养。 (2)泄实:募穴周边存在很多静脉、毛细血管、组织液,其中包含大量代 谢物,可出现代谢物瘀滞或障碍。募穴可改善代谢障碍,发挥泄实的作用。 (3)排毒:很多代谢物和毒素堆积在募穴周边,募穴可加强人体排除毒素 的功能。 (4)保健:因募穴可提高本脏或腑的代谢能力,所以具有保健作用。 3.募穴的刺法 (1)针刺募穴时可刺激至腹膜,禁针脏膜。在不同部位,腹膜和脏膜的距离不同,需要谨慎。腹膜中有淋巴、组织液,- 般刺激到此处,得气后将针上 提,不留针于腹膜层。 (2)有一些募穴,如巨阙、鸠尾离脏膜较近,针刺要浅,不穿过腹膜。 (3)胸腔的募穴,如中府、日月、期门都要谨慎,不可深刺。 (4)饭后易腹胀,因此在饭后禁刺腹部募穴。 (5)由于募穴在胸腹部,亦适合用手法治疗,如揲法,对内脏有- -定治疗 作用。 (6)肋部募穴易刺伤内脏,所以针刺时应斜刺,至肋骨上缘。刺入3-5分 即可得气,切不可认为深刺才能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