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针灸学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腧穴配伍经验,这些经验大多以针 灸歌赋的形式流传下来,如《百症赋》《标幽赋》《玉龙歌》《胜玉歌》《拦江赋》 等。虽然经临床验证,其中很多腧穴配伍都验之有效,但是单纯地以经验穴的 观念来看待这些腧穴配伍,不足以有效地指导临床。要想在临床取得稳定的、 普遍的疗效,医生必须要掌握腧穴特性与脏腑经络气化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 知道在什么条件下和怎样选穴配穴。因此,针灸医生应当对输穴的穴类和穴性 有清晰明确的认识。 第一节选穴配穴的理论 依据和配伍原则 一、选穴的理论依据 选穴的理论依据来源于《黄帝内经》等古典医籍的相关论述,其中以《灵 枢》篇章为多,如《本输》《动输》《根结》《九针十二原》《卫气》《标本》等 篇;在《难经》六十二到七十九难中,也有相关论述;此后的《甲乙经》,则叙 述得更加详尽。 腧穴是气血输注的特殊部位,必然与经络及其相关脏腑存在着联系,而针 灸理论中的原、络、郄、会、五输等特定穴就体现了经络与腧穴间复杂的联络 关系。选穴配穴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输穴的特性及腧穴的类别。 (一)腧穴结构与经脉(血调节作用的关系 经络理论表明,人体的脏腑、躯干、四肢、百骸全赖气血的荣养、贯通,而其灌注、调节的途径就是经络。经络气血的贯通又有经、络、支、别之分, 有交、会、分、合之别。在不同的经脉中,腧穴呈现出或升或降,或清或补, 或宣散,或温阳,或滋阴的不同特性,穴性与腧穴所在部位及其重要的结构具 有很强的相关性。 古代医者将腧穴分为五输、原、络、郄、会、俞、募、气街等不同类别, 各类输穴对经络脏腑的调控作用迥异。如井穴长于激发经络气机;郄穴善于疏 导气机阻滞;合穴善于调畅经气逆乱;原穴可以从三焦调动原气,补益经气之 不足;络穴可将本经气血转输至与其表里的经脉;八脉交会穴则可以调整多条 经脉的紊乱。因此,选择腧穴最主要的依据是输穴的特性和穴位的类别,穴位 取得恰当、准确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有关腧穴特性的内容请参看本书第四章。 (二)腧穴结构、所处位置与脏腑的联系 1.腧穴组织结构与脏腑的联系 人体组织结构(皮、肉、脉、筋、骨)均与经络相关联,在病变状态下也 会影响相关经络的气化状态。《素问皮部论》日:“余闻皮有分部,脉有经纪, 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 始终。”古人根据经脉组织结构的变化,分析病变所在,建立起“以痛为腧”的 选穴方法,以此治疗与皮脉肉筋骨五体相关的病变。故《灵枢.九针十二原》 日:“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除考虑 病变局部组织结构的改变外,还可将这些组织结构的变化(五体)与五脏相关 联,选取相应脏腑的腧穴配合。如骨关节的病变,除了在局部找到发生病变的 具体结构进行针灸治疗,还可以配伍肾经的腧穴,如取太溪、阴谷对病史较长 的颈椎病具有较好疗效。从这点可以看出,针灸取穴与内科用药具有相似性。 2.腧穴所处位置与脏腑的邻近关系 脏腑之气在循经运行的同时,也会通过临近的组织间隙输注气血。滑伯仁 《难经本义》说:“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在选择躯干部 腧穴时,要考虑到腧穴位置与相应脏腑的联系,如在相应脏腑临近的胸腹部和 背部腧穴切循触摸异常变化,可以协助医生更加准确的分析、诊断和治疗疾病。 《灵枢.背腧》日:“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这类腧 穴的特性突出体现在背俞穴及募穴上。 二、腧穴配伍原则 在针灸学的发展过程中,关于选穴配穴方法的提法很不统,有的称配穴原 则,有的称配穴规律,还有配穴经验、特定穴配穴法等等。归纳起来,大多是根据穴位配伍的形式总结的。因此总离不开所谓“局部配穴”“临近配穴”“循经配 穴”“远端配穴”,以及“单侧配穴”“双侧配穴”“前后配穴”“交叉配穴”“首尾 配穴”等概念。由于未深入联系辨证和腧穴特性,这些配穴概念与疾病缺乏内在 联系,因此不触及疾病的本质规律,而只剩下一个配穴现象的外壳了。 与疾病性质相关的腧穴配伍法,简单分类可归纳为单穴和多穴两种情况。 1.简单病情取单穴 如果病症简单,病情轻浅,病程短,或者仅限于筋脉肉皮骨某组织结构 的病变,使用单穴即可获得显效。如风热咳嗽,单取经渠或鱼际;风寒感冒, 单取大椎;颈椎、腰椎病变初期,单取后顶等。 2.复杂病情取多穴 如果病症复杂,病情重,病程长,多需要进行配穴。临床大多数情况需要 3-5个腧穴配伍,分主穴和配穴。 (1)主穴:针对病经起主要调节作用的腧穴,可以是-个或两个腧穴。 (2)配穴:增加主穴的功效,或起平衡作用的腧穴。如属于气血失调的病 症,在调气的主穴基础上,配合调血的腧穴。配穴与病经有可能属于同-经脉, 也可能分属表里经、同名经、相生相克经、开阖枢等具有协同增效等特定联系 的经脉。例如咳嗽,辨经在太阴经:①若有实象,有黄痰、咽痛,主穴选手太 阴经合穴尺泽,配鱼际(本经)及商阳(表里经)放血清热解毒。②若有虚象, 久咳不愈、恶寒、气短无力,主穴尺泽、太渊,配其络穴列缺宣肺通络,或配 肺俞,或配中府补益肺气。③若伴有胸痛或咯血,主穴尺泽、孔最(郄穴)止 痛止血,配膻中(任脉)宣发肺气。 综上所述,腧穴配伍并不是随意的,而是要紧密围绕病机,选择最佳的配 伍组合。腧穴的选择一定要精炼,因此就形成了很多固定搭配的对穴,如尺泽、 阴陵泉,尺泽、太渊等。在临床应用时可以根据具体病症引起的经络状态变化 进行加减。 腧穴特性具有两面性,用之恰当可以平衡经络气血,反之则会干扰经络正 常的状态,所以临床不要滥用腧穴。 第二节常用配穴法 一、本经配穴 由于本经气化功能异常而导致人体的虚、实、寒、热状态,常用本经选穴配穴法,以调整本经,恢复其正常气化状态,主要使用五输、原、络、募穴等。 (一)原合配穴 原穴可以从三焦经调动原气,以增强本经的行阳能力。合穴可以调畅经气 运行,使原穴中的原气充分运行起来。两者配合可以增强本经的气化作用。原 合穴配合治疗脏病较多,可用于虚证和郁证。临床常用尺泽、太渊,阴陵泉、 太白,神门、少海,曲池、合谷,曲泉、太冲,阴谷、太溪,曲泽、大陵等。 (二)郄合配穴 郄穴有降逆、疏利、行气、止痛的作用,与合穴长于调节本经经气逆乱的 功效相配,适用于本经气机瘀滞所致的实证及疼痛性疾患。临床常用如尺泽、 孔最,曲泉、中都,少海、阴郄,阴谷,水泉,阴陵泉、地机等。 (三)合络配穴 络穴是本经经气所分出的地方,经气由此进人本经细小络脉或走向表里 经。与合穴配合,可以增强本经行气的作用,用于经脉气血运行失调及络脉瘀 阻的各种疾患。临床常用如尺泽、列缺,曲泉、蠡沟,少海、通里,阴谷、大 钟,阴陵泉、公孙,足三里、丰隆,委中、飞扬等。 (四)原郄配穴 郄穴是本经经气深聚的位置,具有强大的疏通气机作用,适合于由于邪气 壅盛而使经气郁结不通的急性痛症、炎症、血症等。郄穴与原穴配合用于治疗 正气不足、邪气盛的虚实夹杂病症。临床常用的如太渊、孔最,太冲、中都, 神门、阴郄,太溪、水泉,太白、地机等。 (五)合井配穴 井穴为脉气所发之处,合穴可以调整本经的气机。经脉气机运行不畅时可 以取合井配合,有泻实、疏导气机的作用。如肝经气机闭阻,胁肋撑胀,可用 曲泉配大敦;阳明经有实热,可用曲池配商阳。 (六) 五输子母配穴 五输穴分属五行,阴经五输穴为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阳经五 输穴为井金、荣水、输木、经火、合土。在脏腑、经络发生病变时,可视病情 虚实予以补母或泻子的配穴方法。《难经.六十九难》日:“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如肝经五行属木,肝经虚证,可补本经母穴曲泉(水);肝经实证, 可泻本经子穴行间(火),余者以此类推。五输穴配穴法历来被医家所推崇,经 临床检验疗效较好。但在实际运用时变化较多,常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本经配穴法对病症针对性强,如临床运用得当,效如桴鼓。兹举两案为例 (此处为医案节选。原始医案内容详尽,参见《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 案例1 《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案68》 患者阴部疮疖。察经足厥阴肝经异常。选曲泉、太冲为主穴,诊治两次好 转。三诊局部按压时仍有痛感,局部色泽已正常,后发际处有皮疹。选穴:曲 泉、太冲、中都。针后小量脓液流出。 分析:本案病在厥阴,以本经合、原、郄穴配合,治疗三次即获显效。 案例2 《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案9》 患者为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咳嗽有痰1周。察经手足太阴经异常。辨病 在太阴。取大椎、尺泽、列缺。治疗后外感痊愈,咳症消失。 分析:本案病在太阴。点大椎宣发卫阳以解表;再取手太阴经腧穴,合络 配穴使肺经与络脉气机舒畅,一次获愈。 二、表里经(阴阳经)配穴 表里经配穴方法是指选用互为表里经的穴位进行配伍。常用以下几种。 (一)原合配穴 一般 为阴经的原穴配伍阳经的合穴。合穴可以调节气机,使阳经的气机通 畅以促进阴经所联系的五脏,将所产生的代谢产物转输出去,从而提升五脏化 生精微的能力。常用于五脏机能下降(正气虚),同时兼有病理积滞(邪气瘀 滞)的病症。比较典型的是脾胃病症,患者脾气不足,同时存在舌苔厚腻、食 欲不振等饮食积滞的现象。临床常用配穴如太白、足三里,太冲、阳陵泉等。 (二)原络配穴 一般为阴经的原穴配合阳经的络穴,也可用阳经的原穴配合阴经的络穴。 原络配穴主要用于治疗五脏六腑虚损不足的病症。 如脾虚湿盛,湿浊人络,选太白补益脾气;提升化湿能力则配合阳明经络 穴丰隆,以化痰通络。或者阳经出现虚弱或寒证症候,取其相表里的阴经,调 动五脏的原气转输到相表里的阳经,补充其阳气之不足。临床常用配穴如合谷、列缺,阳池、内关,太渊、偏历,太白、丰隆,太溪、飞扬,神门、支正等。 (三)合井配穴 般为阴经 合穴配伍阳经井穴。 当阴阳经同病、虚实并存的时候, 常在选 用阴经合穴调理气机的同时,配合阳经的井穴放血。如患者有咳嗽、气短,但 又有实证咽痛、黄痰,则选太渊配尺泽,配合商阳放血。 表里经配穴法在临宋运用较灵活,有阳病取阴、阴病取阳、阴阳经并取等 多种变化,适用于或虚、或实、或虚实夹杂等复杂病变。兹举临证验案为例。 案例 《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案67》 孙某,女,35岁。以主诉左大母趾胀痛20天就诊。 左大母趾微痛肿,偶有跳动感;鼠蹊部胀痛不适。舌象、大便正常。医院 确诊为“急性蜂窝组织炎"。经抗生素治疗后炎性症状已消失,但尚未痊愈。经 络诊察病在太阴。选足太阴、足阳明。选穴:阴陵泉、曲池、足三里。-诊针 后鼠蹊部与左大母趾胀痛消失,已无任何不适。随访未复发。 分析:经络诊察发现公孙(络穴)异常,病在足太阴络脉。阴经善于温 补,阳经善于清泻。取本经合穴阴陵泉化湿消肿,表里经合穴足三里及曲池清 泄阳明实热,而获痊愈之功。 三、同名经配穴法 同名经配穴法是指选用手足同名经的腧穴进行配伍。同名经的穴位配合应 用具有很强的协同增效作用,临床常用的对穴很多都是同名经配穴。 (一)原穴与原穴配伍 原穴是各经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对于人体的原气有重要的补益和调节 作用。同名经原穴相配,加强了同名经气化的功能,使所联系脏腑的原气得到 提升和补益。通常在本脏气虚、阳虚、劳损,尤其是经络诊察在原穴发现异常 的情况下应用。原穴配伍临床使用较多,如太渊、太白,神门、太溪,大陵、 太冲,腕骨、京骨,阳池、丘墟。 (二)络穴与络穴配伍 络穴是络脉在经脉上分出的地方,经气由此进人本经细小络脉或走向表里 经。同名经的络穴相配,用于病机为络脉瘀阻的各种疾患。临床常用的有内关、 蠡沟,通里、大钟,支正、飞扬。 (三)合穴与合穴配伍 合穴具有很强的调理本经所联系脏腑气机的作用。同名经合穴的配合使用 非常广泛,如尺泽、阴陵泉,少海、阴谷,曲泽、曲泉,曲池、足三里等。 同名经临床效验甚佳,兹举. 例说明。 案例 《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案14》 Babbie,女,63岁。以主诉“下肢水肿10年,近3年加重”就诊。 下肢水肿,午后加重;疲劳。苔厚白,脉沉。经络诊察手足太阴异常。辨 病在太阴。取手足太阴经。选穴:针太渊、太白、阴陵泉,灸气海。初诊后下肢 水肿即显著减轻。几次治疗后水肿明显消退。后经过较长时间治疗,基本痊愈。 分析:经络诊察,患者足太阴经极度酸疼肿胀,外形如大象腿。综合症候 表现,太阴虚象特征明显,故取太渊、太白同名经原穴健脾化湿,补益肺牌, 使营卫循环恢复,增加灌渗能力;加太渊益气温阳,增强太阴行气化湿功效。 腧穴配伍在临床应用 上有灵活性。除了以上常用的本经、表里经、同名经 配穴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配穴法。如五行生克配穴法,行间配复溜以行“滋 水涵木”之功,太渊配太白以得“培土生金”之效。如合谷配太冲(开四关)、 内关配内庭调气和中等“开阖枢”相配调节经络法。这些配穴法的理论机制尚 未十分明确,但在临床确实有一定疗效。 四、奇经八脉配穴法 元代窦汉卿在《标幽赋》中对奇经八脉的功效有很好的概括:“阳跷阳维并 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症;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 奇经八脉主治的疾病,除了十二经、五脏六腑的疾病外,还有一些特殊的 疾病种类。如脑病,包括脑性痴呆、偏瘫、癔病、癫痫、神经官能症,常与督 脉、阴跷、冲脉、任脉相关。又如脊髓病,包括神经脱髓鞘病、神经元疾病, 常与阴跷、阳跷、阴维、阳维相关。另有属于经络脏腑综合性疾病,如某些 精神性疾病、心脏官能症,与阴维脉密切相关;胃肠官能症与冲脉密切相关; 生殖系统疾病与督、任、阴跷、冲脉密切相关;妇科病与任、冲、阴维、阴跷 密切相关;免疫系统疾病,与督脉、冲脉、任脉密切相关。 (一) 传统奇经八脉配穴 1.列缺、照海(任脉、阴跷脉) 功效:利肺气、宁神志、清虚热、滋阴利咽。 主治:以阴虚为主的咽、肺、胸膈部位病症。临床上主要治疗咽痛、咽喉 不利、失音、咳嗽、胸满、小便不利等症。 穴性分析:列缺穴属于手太阴肺经之络穴,通于任脉,具有通行表里阴阳 之气,蔬风解表,宣肺理气,止咳平喘的作用。《甲乙经》记载:主治热病先手 臂瘛痕,唇口聚,鼻张目上,汗出如转珠,两乳下二寸坚,胁满,悸。《千金要 方》记载:主治男子阴中疼痛,溺血精出,小便热痛。 照海穴通阴跷,具有滋阴利咽,止痉的作用。《针灸大成》记载:痫病夜 发灸阴跷。《通玄指要赋》记载:治四肢之懈惰。 列缺与照海相合,含金水相生之意,可滋养肺肾之阴,治疗以阴虚为主的 咽、肺、胸膈等部位的疾患。 2.内关、公孙(阴维脉、冲脉) 功效:宽中消积、理气健脾。 主治:由于气结脾呆所引起的胸膈痞闷、停食不化、脾胃不运等症。 穴性分析:内关为手跃阴心包经的络穴、阴维脉的交会穴,有清泄心包积 热、理气镇痛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失志、心痛。《循经考穴编》记 载:主治翻胃、膈气、中满痞胀、癫痫、狂妄。《针灸学》记载:主治胸痛、胃 痛、腹痛、膈肌痉挛、偏头痛、癫痫、癔病。 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的络穴,有调理脾胃、升清降逆的作用。《针灸聚英》 记载:主治不嗜食、腹中切痛、气上逆、喜呕、多饮胆虚、烦心多言。《循经考 穴编》记载:主治水肿、痞积、胃脾疼痛。《针灸学》记载:主治胃痛、急慢性 胃肠炎、呕吐。 内关、公孙为古代八脉交会穴中一组,主治范围极广。其主治可总结为, 胸、脘、腹的有形之邪所致疼痛;无形之郁结出现的烦心、痞满。 3. 外关,足临泣(阳维脉、带脉) 功效:清泻肝胆风热。 主治:由于肝胆相火冲逆、风火上攻引起的呕逆、头痛、目赤、鼻衄、齿 痛、喉痹等症。 穴性分析:外关为手少阴三焦经的络穴、阳维脉的交会穴。有解热疏风、 清泻肝胆的作用。《针灸学》记载:主治高热、腮腺炎、耳聋、耳鸣、偏头痛、 咽肿、便秘。 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的输(木)穴、带脉的交会穴。有疏泄肝胆、通调带脉 的作用。《针灸学》记载:主治头晕、 头痛、结膜炎、颈淋巴结核、颈胀、目痛。 临床用此对穴治疗风热头痛,肝胆火盛的目赤肿痛、目干涩、羞明、眩 晕等。 4.申脉。后溪(阳跷、督脉) 功效:通调督脉、清心安神。 主治:主要用于癫痫和脊髓病变引起的肢体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如脊髓 空洞症、癔病性瘫痪等。 穴性分析: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土穴、八脉交会穴之一;申脉为足太阳 膀胱经腧穴,八脉交会穴之-,阳跷脉所生。有通达阳跷、清心敛神的作用。 《针灸聚英》记载:主治风眩、腰痛。《针灸学》记载:主治头痛、腰痛、眩晕、 癫痫、精神分裂症等。 临证举验: 40 岁男性职员,患周期性麻痹。初由惊恐所得,继而发生下肢 瘫痪。针申脉、后溪一次即可行走。 (二)根据八脉交会穴理论临床发现总结出的新配穴 1.列缺、公孙(任脉、冲脉) 功效:宣发在表在上之热;化利在里在络之湿;通调冲任之浊。 主治:头面湿热眩晕,目赤肿胀,咽中不利;月经不调,经血色浊,经期 身重疼痛,带黄浊等症。 2.列缺,后溪(任脉、督脉) 功效:宣散在上之阴,升聚在下之阳,使督脉之阳升、任脉之阴降。 主治:风寒结于上焦,症见耳鸣、项强、鼻塞、头目沉重等。气功出偏, 任、督脉气失常,气机阻塞,症见头昏、胸膈满闷、腰肌胀痛、腑气不畅等。 3.内关、照海(阴维脉,阴跷脉) 功效:调理阴维,滋养阴跷。 主治:内脏(腑)功能失调(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神经性心脏病、 心悸、呃逆、嗳气、梅核气、喉神经官能症等。 4.外关、申脉(阳维脉、阳跷脉) 功效:调理阳维,畅达阳跷。 主治: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如肌肉风湿痛、筋膜代谢障碍、癔病性 肢体失调。 (三)其他与奇经八脉有关的穴位配伍 1.大椎,后溪 主治阳虚外感、汗腺功能异常。 2.大椎、身柱 主治呼吸系统免疫功能低下,如久咳不愈、体虚易感冒等。 3.大椎,足三里 主治体弱贫血。 4.关元,三阴交 主治内分泌功能低下、紊乱。 5.气海、照海 主治肠功能低下,便秘;遗尿、尿频、尿失禁。 6.至阳。内关 主治胸阳不足之胃痛、胸痛、胸闷等。 7.建里,足三里 主治单纯性吸收障碍。 8.后顶、后溪 主治颈椎筋脉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