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infantile malnutrition): 是以面黄肌瘦、毛发稀疏、腹部膨隆、精神萎靡为主症的病证。 病因: 可由多种慢性疾患引起,一般多见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其发生常与喂养不当、病后失调、禀赋不足、感染虫疾等因素有关。 本病病位: 主要在脾、胃,可涉及心、肝、肺、肾。 基本病机: 是脾胃受损,气血津液亏耗。 西医学: 疳证多见于小儿严重营养不良、佝偻病以及慢性腹泻、肠道寄生虫病等。 【辨证】 主症: 精神疲惫,形体羸瘦,面色萎黄,毛发稀疏或干枯。 兼症: ①大便干稀不调,性急易怒,不思饮食,唇舌色淡,脉细无力,为脾胃失和(疳气)。 ②食欲不振或嗜食无度或喜食异物,肚腹鼓胀,甚则青筋暴露,时有腹痛,睡中磨牙,舌淡,脉细弦,为脾胃虚损或虫毒为患(疳积)。 ③若形体极度消瘦,皮肤干瘪,大肉已脱,毛发干枯,啼哭无力,腹凹如舟,舌淡嫩,苔少,脉细弱,为重症疳积(干疳)。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健脾益胃,化滞消疳。以胃之募穴、下合穴为主。 主穴: 中脘足三里四缝 配穴: ①疳气配太冲、章门、胃俞。 ②疳积配天枢、下脘、三阴交。 ③干疳配神阙、气海、膏肓。 ④大便下虫配百虫窝。 方义: ①脾胃乃后天之本,若脾胃功能旺盛,则生化之源可复。 ②胃之募穴、腑之会穴中脘,可和胃理肠,足阳明合穴、胃之下合穴足三里扶土而补中气。 ③四缝为奇穴,是治疗疳积的经验穴。 操作: ①四缝用三棱针点刺,出针后轻轻挤出液体,并用无菌干棉球擦干。 ②一般采取速刺不留针。 2.其他治疗 (1)捏脊法: 沿患儿背部脊柱及其两侧由下而上用拇指、食指捏起皮肤,一捏一放,交替向上,3~5遍,每日1次。 (2)皮肤针法: 脾俞、胃俞、夹脊穴(第7~12胸椎),从上到下轻轻叩刺,至局部潮红为度。 (3)割治法: 取鱼际部位,局部麻醉后,纵切约0.4cm,取出脂肪0.3g左右,然后进行外科包扎。 【按语】 1.针刺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因其他疾病如肠寄生虫病等引起的,要根治原发病。 2.提倡母乳喂养,乳食须定时定量,不宜过饱,勿过食肥甘油腻、生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