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刺法灸法学 / 正文

药线点灸取穴及壮医常用穴

壮医的认知中,病因病机有阴阳失调、三气不同步、三道两路不通、脏腑骨肉失调、气血失衡、毒虚致病。今天我们讲述的主题——壮医药线点灸,便可应用于以上所有情况。

  壮医药线点灸,顾名思义,是根据壮医医学理论知识指导,将苎麻线通过药物的调和制成的药线点燃后直接灸治于患处或穴位的外治方法。

 

壮医药线的制作与操作:

  备好0.7mm的苎麻线,再以现成雄黄酒或自制雄黄酒(雄黄搭配吴茱萸粉、樟脑、麝香等浸入95%的酒精中,用量自裁)完全浸泡24小时,浸泡完毕后密封保存,保持湿润,用时自取即可。

药线点灸取穴及壮医常用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浸泡完毕后拿出使用的药线必须再度搓紧拉直,避免松散而影响治疗,其次要注意持线手法——食指与拇指指尖相对持住药线,露出1-2cm后点燃(线头不可有明火,亦不可有过多碳灰,当头正好为红色炭火则为最佳)。

  药线点燃后,除持线的拇指、食指,其余三指用于控制药线,取好穴位后将火星快速按压于穴位之上,按灭火星即为一壮,每穴灸1-3壮。

药线点灸取穴及壮医常用穴:

药线点灸取穴原则为“寒手热背肿在梅,痿肌痛沿麻络央,唯有痒疾抓长子,各疾施灸不离乡。”具体包括:

1. 凡畏寒发冷的疾患,选取手部穴位为主;

2. 凡发热体温升高的疾患,选取背部穴位为主;

3. 凡痿废瘫痪诸症,选取该痿废瘫痪之肌肉处的穴位为主;

4. 凡痛症,选取痛处及邻近穴位为主;

5. 凡麻木不仁症,选取该部位经络中央点为主;

6. 凡瘙痒诸症,取先痒部位的穴位为主;

7. 凡肿块取局部梅花穴;癣及皮疹类疾患取局部莲花或葵花穴。

壮医点灸常用穴(选用中医腧穴亦可):

1. 梅花穴:根据局部肿块的形状和大小,沿其周边和中部选取一组穴位,此组穴位呈梅花形,故名梅花穴。适用于治疗外科及内脏肿块性疾病。

2.葵花穴:根据局部皮肤病损的形状和大小,沿其周边及病陨部位选取一组穴位,此组穴位呈葵花形,故名葵花穴。适用于冶疗比较顽固的癣类和皮疹类疾病。

3.莲花穴:根据局部皮肤病损的形状和大小,沿其周边及病员部选取一组穴位,此组穴位呈莲花形,故名莲花穴。适用于治疗一般癣类和皮疹类疾病。

4.结顶穴:淋巴结附近或周围发生炎症,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取肿大之淋巴结顶部为穴。

5.痔顶穴:取外痔顶部为穴。

6.长子穴:皮疹类疾病,取首先出现的疹子或最大的疹子为穴。

7.脐周四穴:以神阙(脐中)为中心,旁开1.5寸,上下左右各取1穴,共4穴。配套应用,治胃肠病变。

8.关常穴:即取各关节部常用穴位,如膝关节部的膝眼(犊鼻)等。

9.下迎香穴:于迎香与巨髎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10.启闭穴:于鼻孔外缘直下与唇边的连线,鼻孔外缘与口角的连线,及唇边线组成的三角形中心处取穴。

11.鼻通穴:于鼻梁两侧突出的高骨处取穴。

12.新设穴:风池穴直下,第4颈椎旁开约3.3cm,斜方肌外侧凹陷处取穴。

13.下关元穴:于脐下3.5寸,关元穴下0.5寸处取穴。

14.膀胱3穴:于尿液潴留而隆起之膀胱上缘取左、中、右3穴。主治尿潴留。

15.止吐穴:于鸠尾和膻中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16.外鱼际穴:于第1掌骨上当翘起拇指时显示出的凹陷处取穴。

17.食背穴于:手背,当食指本节关节的中点取穴。

18.食魁穴于:手背,当食指次节关节的中点取穴。

19.中背穴于手背,当中指本节关节的中点取穴。

20.无魁穴:于手背,当无名指次节关节的中点取穴。

21.拇宣穴:于两手拇指尖端,距指甲约O.5寸处取穴。

22.外劳宫穴:于手背,与劳宫穴相对处取穴。

23.肩前穴:垂臂,于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取穴。

24.十六路总火穴:是治疗夹色症危重患者的一组特定穴位。

这些穴位包括攒竹、头维、风池、中冲、足三里,除此之外还有①翼唇穴:于鼻翼至上唇垂直连线中点处取穴;②背八穴:从风门至大肠俞连线平分为5等分,两等分交界处取1穴,每边4穴,共8穴;③甲角穴:于拇趾指甲外侧旁开赤白肉际处取穴,左右各1穴;④肘凹穴:于肘后鹰头后方凹陷处取穴。

25.上长强穴:于长强穴上方凹陷中央处取穴。

26.趾背穴:于足拇趾本节背侧关节处取穴。

27.燕口穴:于两拇指相对,指尖处取穴。

28.臂肌穴:于上臂外侧三角肌下中央处取穴。

29.东风穴:正当颏三角之颌下淋巴结肿胀处取穴。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网站地图湘ICP备17004542号-2调理师证.理疗师证.健康管理师证.家庭教育师证.烹饪师证.食疗师证.药膳师证.心理咨询师证.康复理疗师证.足疗师证咨询申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