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鉴定:
1、“咔哇潮饮”被检验出存在高浓度的管制毒品“γ--羟基丁酸”(简称GHB)。这是一种在国内外都是受到严格管制的精神药物。一切非医疗用途出售和使用GHB都是不合法的。
2、服用GHB,在短暂的欣快感后会产生意识的改变,甚至陷入昏迷。长期服用容易成瘾,有害无益。
3、虽然已经被明令禁止出售,但GHB易于伪装,臭名昭著的“迷奸水”、“液体迷魂药”就是它。消费者应该提高警惕,相关部门也应该尽快让GHB从市场上消失。
查证者:张玮 | 麻醉科医师
最近在网络上一夜爆红的咔哇饮料被爆出含有精神类管制药品,据公安机关检验,该类饮品中存在高浓度的管制毒品“γ--羟基丁酸”。
“咔哇潮饮”被检验出存在高浓度的管制毒品“γ--羟基丁酸”(简称GHB)
“咔哇潮饮”里的γ--羟基丁酸成分是什么?
人体内存在少量内源性的γ--羟基丁酸(Gamma-Hydroxybutyrate,GHB),它是脑内γ-氨基丁酸的正常代谢产物。它在体内的自然功能可能是在睡眠时降低大脑的兴奋性。GHB会影响一些神经通路,发挥镇静止痛的效果,并有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作用。GHB产生的效应和剂量相关,低剂量时可让人感觉放松、产生中度的欣快感,并能舒适地入睡。而大剂量时则可能产生诸多的副作用。
在20世纪60年代,GHB曾作为一种麻醉药物在临床上开始使用,但是由于其可控性较差,可能导致癫痫或昏迷,早已不在临床上使用。
在美国,GHB还曾被作为食品和膳食补充剂使用,但由于其安全性受到关注,于1990年被禁止在市场上销售。2000年,美国签署了相关的法案进一步加强对GHB的管理,已经把它收入了药品管理目录的附录1,属于最高级别的管制。不过,在2001年FDA批准GHB可以用于嗜睡症(由于大脑皮层无法调节睡眠-苏醒周期而引起的睡眠障碍)的治疗,但必须开具特殊处方,并在医生严密监管和指导下用药。
我国也在2001年5月将GHB列入了精二类药品,并在2007年列入精一类药品目录,加大了管制力度。一切非医疗用途出售和使用GHB都是不合法的。
“咔哇潮饮”里的γ--羟基丁酸有什么危害?
服用GHB,在短暂的欣快感后,人可能出现意识的改变,甚至陷入昏迷,常见的副反应有:头痛、产生幻觉、眩晕、恶心、呕吐等,严重者会出现窒息甚至死亡。
长期服用GHB易成瘾,服药后可能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无法及时醒来(如火警),醒来还可能产生强烈的抑郁感。
GHB如果和多种精神类药品,乙醇和其他精神类药品共服,可能会产生协同作用,导致更严重的副作用。有文章[2]就报道了因为GHB与安非他名、海洛因、可待因等合用而造成死亡的病例。
另外,GHB的化学名称或许多数人都并不熟悉,但事实上GHB早已臭名昭著,它“迷奸水”、“液体迷魂药”的名字大家可能就不再陌生了。GHB和“约会强奸”这个词总是密不可分。
美国某化妆品品牌的继承人安德鲁·拉斯特身负87宗强奸罪名,在2003年被捕,并最终被判50年监禁。花花公子拉斯特正是使用GHB迷奸了多名少女,这是美国首次在法庭审理与GHB相关的案件,遗憾的是最后能将拉斯特入罪的有力证据是这名罪犯自己留下的大量强奸过程的影像资料,却没有在被害人身上找到铁证。
这是因为服用GHB后,被害者会在10-15min内从正常的思维状态迅速发展到难以正常思考甚至昏迷,失去自我约束和防卫意识,丧失反抗能力,多数还会有记忆缺失,不能回忆整个案发过程。GHB会在体内迅速消除,使得疑似GHB相关的性犯罪案件取证较为困难,当怀疑摄入了GHB时,不要延误时机,应在第一时间留取尿液和血清样本。摄入GHB[3]后血液中可能检出的时间不能超过8h,尿液样本不能超过12h,否则将难以区分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的。
小心γ--羟基丁酸的伪装
如今,淡出麻醉舞台的GHB却成为一种流行的“娱乐性药物”。GHB家族还有两位成员:γ-丁内酯(GBL,常用于合成γ—羟基丁酸),1,4-丁二醇(1,4-BD),它们在体内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最后都会迅速转化为GHB。
FDA已经以书面形式向人们提出了警告
虽然已经被明令禁止出售,但由于GHB合成工艺非常简单,仍被秘密的大量加工,并在网络上贩售。另外,GHB易于伪装,粉末形式可以放入胶囊保存,还可以添加到运动饮料、甚至漱口水等液体中。利润空间巨大,也是屡禁不止的最重要因素。
善于伪装的GHB可以存在于任何角落,充斥在纸醉金迷的娱乐性场所,除了瘾君子们主动服用外,有心人士也都在伺机而动,误服药品的过程可能会非常隐蔽,出入这些场合,必须加强防范意识。更为重要的是,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让GHB无所遁形,净化市场,也是我们所期待的。
1. O"CONNELL, M.D., LILY KAYE, PHARM.D., and JOHN J. PLOSAY III, M.D.Gamma-Hydroxybutyrate (GHB): A Newer Drug of Abuse.Am Fam Physician. 2000 Dec 1;62(11):2478-2482.
2. Duer WC,Byers KL,Martin JV. Application of a convenient extraction procedure to analyze gamma-hydroxybutyric acid in fatalities involving gamma-hydroxybutyric acid gammabutylactone, and 1,4-butanediol[J]. J Anal Toxicol, 2001,25: 576-581.
3. Kavanagh PV,Kenny P,Feely J. The urinary excretion of γ-hydroxybutyric acid in man[J]. J pharm pharmacol, 2001, 53:39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