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上海参纳米钛的诞生,其营养价值作用被不断夸大,价格也随之升高,那么,它真的物有所值吗?海参有哪些营养呢?
1、 海参的营养组成不错,但并没有神奇的“活性成分”。根据目前的科学证据,海参也没有抗癌功效。
2、 一些商家把海参包装成海参肽、海参纳米肽,号称“低聚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这样的宣传在营养上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低聚肽”是指蛋白质酶解得到的小片段,“更容易吸收”并不意味着它们会有特别的功能,也不意味着没有提前酶解成低聚肽的大分子蛋白最终不会被吸收。
3、另有一些低聚肽确实可能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但往往是在试管试验中,在人体试验中难以重现。
查证者:云无心 | 食品工程博士
在整个东亚地区,人们对海参的印象都是——高级滋补品。现代社会,如果一种产品想突破固定印象,获得商业上的突破,最直接有效的莫过于用“高科技术语”包装,宣称它有了更好的“功效”。海参肽、海参纳米肽就是这样的产品。
海参肽的目标人群主要是经济条件好的老人群体,号称营养可以被人体100%吸收。在评析这些“海参肽”的营销宣传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现代科学对海参的认识。
海参的营养成分并没有特别之处
作为食物,海参的营养组成还是不错的。它的蛋白质含量超过干重的一半,几乎不含脂肪,这在各种食物中算是相当优秀的。此外,它也还含有相当多的钙、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成分。不过,人们认为它“珍贵”,显然不是因为营养丰富。如果按营养的标准来衡量,那么鸡蛋、瘦肉、牛奶、豆腐都要比它经济实惠无数倍。
海参的“活性成分”并不靠谱
人们对海参的追捧是希望其中有神奇的“活性成分”,科学家们也孜孜不倦地想在海参中找到“活性成分”。但迄今为止都没有像样的结果。
除了蛋白,海参中含量最多的是粘多糖类的物质。海参中的粘多糖是硫酸软骨素,以前有临床试验显示它对缓解关节疼痛有效果。但是后来的研究发现,它的效果主要来自于安慰剂效应——也就是说,只要想着“我在接受治疗”,不管吃硫酸软骨素还是别的东西,都会“感觉好多了”。
海参中还有一些皂苷。皂苷一般存在于植物中,比如大豆和人参中就有很多皂苷。皂苷对于海参来说是一种“防身武器”。它具有细胞毒性,似乎能够抗炎、抗真菌以及调节免疫等等。尤其是抗肿瘤疗效,引起了人们的巨大兴趣。不过科学家们很郁闷地发现,皂苷在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正常细胞。而且,海参经过复杂的处理与烹饪之后,那些皂苷是不是还“活着”也未然可知。简而言之,根据目前的科学证据,只能说海参抗癌这事儿并不靠谱。
所谓“海参肽”的好处只是偷换概念
“海参纳米肽”的广告宣称:“普通烹饪的海参人体最多只能吸收30%的营养,而低聚肽人体能够100%吸收”。
这句话听起来对比强烈,但其实莫名其妙。如果这个“最多30%的营养”是指各种营养成分,那么跟“低聚肽100%吸收”就没有可比性。如果“30%的营养”是指“蛋白质最多只有30%能被吸收”,那么这个“最多30%”的数据很可疑。没有消化吸收率这么低的食用蛋白质。
“低聚肽”是指蛋白质酶解得到的小片段。人工制作“低聚肽”,只是把胃肠里发生的反应放在工厂里先进行了而已。所谓“低聚肽”比单个氨基酸吸收得更快,其实只是两三个氨基酸组成的二肽、三肽往往会更快地进入血液。这只是吸收速度的差异,并不意味着它们会有特别的功能,也不意味着没有提前酶解成低聚肽的大分子蛋白最终不会被吸收。仅仅是把海参蛋白质酶解成了低聚肽,就宣称是“小分子活性肽”,这完全是拍脑袋写出来的宣传文案。
简而言之,低聚肽“更易被人体吸收”在营养上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比如牛奶中的酪蛋白,消化吸收的速度就比乳清蛋白要慢很多,但这毫不影响酪蛋白也是优秀的食物蛋白,同样能高效地满足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
有一些低聚肽确实可能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但往往是在试管试验中。很多在细胞实验甚至动物实验中能够展现的“活性”,在人体试验中难以重现。这是因为低聚肽即便能够快速地进入血液,大多数也会被继续分解成氨基酸,剩下的多数作为废物排出了体外。能够在体内发挥生理活性的,实在是很稀少。这也是“口服多肽”的研究很热门,但并没有什么成功的产品出现的原因。
在食药监的保健食品数据库中,有一个“海参肽”产品,被批准的功能是“免疫调节、抗疲劳”。即便是这两种功能,也很难从科学角度明确界定有效。而所谓的“海参纳米肽”,在食药监的数据库中没有找到,在营销中也没有列出具体的功效,但却有如下的“适用人群”。
这种产品可信度有多少,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