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女性比较注重自己的体重,生怕一不留意就体重增加。可是根据标准身高体重来判断,你看上去的超重并不是超重,根据BMI来说,孙杨还超重呢?
1、BMI即身体质量指数,很多人习惯使用BMI来判断胖瘦。过去各种研究也验证了在群体水平上,BMI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健康。
2、但单独依靠BMI判断个体胖瘦、健康与否,会有50%左右的出错率。原因之一在于BMI只关注体重,并不能区分体重是脂肪还是肌肉。比如孙杨身材健美,但是根据BMI,他却超重了。此外,BMI还可能漏掉“隐形胖子”,例如体重正常的“瘦子”,却因为肥胖而有脂肪肝。这种“隐形胖子”,BMI根本筛选不出来。
3、现代运动医学中,判断胖瘦与健康风险的黄金标准是脂肪含量。一般认为,对于非运动员类的普通人,男士和女士的良好脂肪含量范围分别是10%-22%和20%-32%之间。
4、脂肪含量,判断胖瘦较准确,却不易操作。因此研究者挖掘了腰围、腰臀比等判断方法。它们的便捷性高,准确性虽低于脂肪含量,但高于BMI。以腰围法为例,中国人的腰围警戒点是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至于通过腰围身高比判断肥胖,目前仍处于假说阶段,需要等待更多研究得出结论。
查证者:王栋 | 博士,美国运动医学学院认证私人教练。微信公号“王栋聊健身”
很多人,关于胖瘦,只认体重,或者只认身体质量指数(BMI),觉得只要BMI正常,就高枕无忧了。或者只要BMI偏高,就一定是个胖子,需要减肥。真的是这样吗?
BMI判断胖瘦的源起
很多人习惯使用BMI来判断胖瘦,这种方法起源自哪里?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BMI,是英文BodyMass Index的缩写,中文译作身体质量指数,也称为身高体重指数。计算上,是取体重的千克数,除以身高(以米为单位)的平方,得到的数值即为BMI。举个例子,路人甲身高1.75米,体重75千克,则他的BMI = 75/1.75/1.75= 24.5
阿多菲-奎特利特的肖像画
BMI的概念,是由比利时统计学家阿多菲-奎特利特(AdolpheQuetelet)在1832年提出的。不过,他当时引入BMI这一概念,并不是为了研究肥胖问题,而是为了研究人体的生长发育。
1972年,美国生理学家,安塞尔-科斯(Ancel Keys)提出BMI可以在群体层面,用于区别胖瘦。引起医学界和运动科学界广泛的研究兴趣。
自那之后,虽然知道BMI越高,人可能越胖,健康风险可能越高,但是并不清楚BMI和健康风险之间到底有什么具体关系。比如是不是BMI越低越好?有没有最佳BMI点或者区间?如果有,分界点在哪里?
直到1999年,美国流行病学家,尤金妮亚-科勒Eugenia Calle及其同事,在知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周刊》,发表了她们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跟踪调查了超过一百万美国成年人,调查时间持续超过14年。科学家根据BMI将人群分组,再比较各组中的死亡率。发现,BMI与致死率存在U-型(也被称为J-型)曲线关系。即BMI太低或者太高,死亡率都较高;BMI不高不低的中间组,死亡率最低。这项研究提示,对人群而言,考虑到降低健康风险,存在最佳BMI区间。
人群中,BMI与相对死亡率存在U型关系:BMI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可以升高死亡率。
后来,这项研究成果,被大量基于其它人群和更大规模的调查反复验证:例如,上图中显示的一项发表于2010年的新英格兰医学周刊的研究。
各种证据确证了在群体水平,BMI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健康。
基于证据,美国国立卫生院(NIH)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推广使用BMI帮助判断胖瘦。他们给出了如下判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BMI分类范围
不同国家的人,饮食因素、生活习惯和遗传背景不同,因此BMI分布也有些不同。中国人,平均而言,比同等身高的美国人,体重要轻一些:因此,表1中基于欧美人数据的BMI分类不完全契合中国国情。由此,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的科学家,综合1990至2000年,十年间对中国约24万人的监测数据。提出了适合中国人群的BMI分类范围,见下表。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BMI分类范围
BMI虽有用,但有很大局限性
由于只需要知道身高体重,就可以计算BMI,这样简单易行的操作性,使得BMI判断胖瘦在公共卫生,人群大数据中大显身手。但是,单独依靠BMI判断个体胖瘦或者健康与否,会闹出不少笑话。
例如,中国游泳领军人物孙杨,身高1.97,体重96千克(赛季期间与休赛期间略有波动),计算得到的BMI为24.7。按照中国人的BMI标准,孙杨是个超重的胖子。可是,上图显示,孙杨是标准的完美身材。那么,BMI判断胖瘦法,却将孙杨误判为一个超重的胖子。差错出在哪儿呢?
漏洞之一就在于,BMI只关注体重,并不能区分体重是脂肪还是肌肉。结果,会将肌肉含量高而脂肪含量并不高的健康人误判为胖子。这种错误在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身上,常常发生。
BMI不仅容易将肌肉含量高的健康人误判为胖子。漏洞之二在于,BMI还可能漏掉“隐形胖子”,例如体重正常的“瘦子”,却因为肥胖而有脂肪肝。这种“隐形胖子”,BMI根本筛选不出来。
事实上,BMI将有健康风险的肥胖人士误判为体重正常的人的错误率高得惊人,甚至可以达到约70%。例如,来自中国台湾的一项研究就称:在被BMI判定为体重正常的年轻女士中,高达69.7%的人在之后的脂肪含量检测中,被认定为胖子。
总体考虑男性和女性数据,大多数文献报道:BMI判定为瘦人(低健康风险),在后续更精确的方法中,约有26%被确认为超重(高健康风险),29%被确认为肥胖(超高健康风险)(Gómez-Ambrosi,2012)。也就是说,综合考虑上述两类漏洞,仅仅依靠BMI判断胖瘦,大约有超过50%的概率出错。
判断胖瘦的黄金标准
既然知道了,BMI判断个体胖瘦,不怎么靠谱;那什么样的参数才靠谱呢?
现代运动医学中,判断胖瘦与健康风险的黄金标准是——脂肪含量,即身体中脂肪的重量占据体重的百分比。肥胖给人体心血管系统带来的潜在危害,主要来源于过多的脂肪,而不是过大的体重本身。因此,脂肪含量紧扣问题的关键——脂肪,成为判断健康风险的黄金标准。
运动医学界尚未对人体最佳脂肪含量达成共识,但是,一般认为,对于非运动员类的普通人,男士和女士的良好脂肪含量范围(有利于健康)分别是10%-22%和20%-32%之间;超重的脂肪含量范围(对健康不利),男女分别为23-27%和33-37%;肥胖的脂肪含量范围(对健康非常不利),男女分别为28%以上和38%以上。
该如何测定脂肪含量呢?
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看样子”,例如,上图中列出了不同脂肪含量的示意图。不过,由于脂肪分布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这种看样子的方法,误差很大,想要更精确测定脂肪含量,需要更好的方法。
目前,最准确的测定脂肪含量的方法包括水下称重和双X线吸收法,它们都要求昂贵的器材和专业人员,一般人没条件测。相对而言,既有一定精确性,又不那么贵的测定脂肪含量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皮脂钳法和生物电阻法(市面上的体脂秤的原理)。
市场上常见的皮脂钳
其中,皮脂钳法较为准确,但是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一般在竞技体育中使用较多;体脂秤,尽管相对误差较大,但因为它操作方便,用途也挺广泛。
虽然,脂肪含量是科学界公认的判断胖瘦的黄金标准,然而,其测定方法无一例外,需要专业人员或者特殊器械,这限制了脂肪含量的使用范围。导致它无法像BMI这样的简易方法一样被广泛推广。
腰围——折中的选择
BMI判断胖瘦,容易操作,但是不够准;脂肪含量,判断胖瘦较准确,却不容易操作。于是,有科学家开动脑筋寻找新的参数。
部分科学家想到了腰围这一参数。大量的研究表明,腰围预测肥胖的准确率要高于BMI预测肥胖。原因一般被认为,腰围相比BMI,更能表征人体内脏脂肪的堆积情况,而内脏脂肪过多堆积才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的罪魁祸首。
国际运动医学界,最权威的机构——美国运动医学学院(American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根据大量研究证据给出了腰围警戒点。针对欧美人群,是男性102厘米、女性88厘米,也就是超过了这个数值,需要引起重视。针对美国的亚裔人群,美国运动医学学院给出的警戒值分别是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中国人的腰围警戒点则是: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
除了腰围,腰臀比判断肥胖也被广泛接纳,目前认为腰臀比和腰围的方法准确度差不多。注:腰围/腰臀比预测肥胖虽然比BMI准确一些,但是肯定比不上脂肪含量判断肥胖更准确。
近年来,也有部分科学家提出以腰围身高比,来判断肥胖。不过,这一概念自2000年问世以来,至今仍处于假说阶段,是尚待证明或者证伪的猜想。还需要更多研究证据,才有可能被运动医学界广泛接纳。最近由美国媒体CNN报道,而引起广泛社交媒体关注的研究论文,就是这种情况。作者在这篇综述中,提出了几个假说,其中包括重申假说“腰围身高比大于0.5可能是很适合替代BMI预测肥胖的参数”,呼吁更多研究者设计研究,参与证实或者证伪这一假说。
文章封面右上角,红色下划线文字,提醒我们,这篇引起广泛关注的研究还处于“假说”阶段,有待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