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研究人员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们让几十个 2~4 岁的孩子做游戏,要求他们不要偷看房间里面的玩具。当研究者离开房间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偷看了,可是当研究者问他们有没有看时,大部分孩子都说谎了。而且年龄越大的孩子,说谎的比例越来越高。
研究者称,很多孩子两岁就开始说谎话了,但这并不是坏事。因为研究者还发现,说谎和较强的逻辑、语言、执行能力高度正相关,即使不考虑年龄因素,也是认知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容易说谎。
简单地说,就是孩子说谎,不是因为他不诚实,只是他大脑发育程度较高。孩子说谎,是聪明的表现。说谎,其实是孩子的本能
宝宝从一出生,就有一种本能——取悦他面前比较权威的那个人。
1 岁左右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后果,等两岁以后,孩子可以自己把「饭弄得到处都是」和「妈妈不高兴」联系起来,为了避免挨训,他会说「这不是我弄的」。这其实标志着孩子大脑进一步成熟,可以用语言来掩盖行为。说谎,可能只是孩子不能区分真实和想象
如果孩子跟你说,他在草丛里看见了小精灵,爸妈一般都会配合孩子一起想象,而不是觉得孩子不诚实、在撒谎吧?
是的,有时候孩子只是在夸张地表述自己的想象,要知道 6 岁以下的孩子很少能分辨幻想和现实的区别。
其实孩子 4 岁前的说谎,很多时候可能就是把自己听过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经过想象说出来而已,带有明显的幻想痕迹。
说谎,还可能是你误会孩子了
有一次女儿吃薯片。
我:我们吃 5 片吧!
她:好的。
但等我回头看的时候,已经大半包薯片没有了,显然她吃了不止 5 片。
我:你吃了几片?
她:这就第 5 片了。
我知道她说谎了,但我问了一句:「你说的一片是这么大的,还是这么大的?」我拿出一片整个的和一片半个的。
她指着整个的说:「这个才是一片呢!那个半片的不算。」这下我明白了,因为半片的不算,所以吃了很多!但整片的可能确实只吃了 5 片。这个只能怪我没有提前做好定义。
如果遇到这样的说谎,爸妈们也大可不必小题大做,以后跟孩子说清楚就是了。因为这种行为跟「诚实」无关。
孩子真的犯错说谎怎么办?
如果孩子从别的小朋友家里偷偷拿了玩具带回家,等你发现时他却告诉你,是这个玩具自己长脚跑过来的,你会怎么做?
我觉得可以这么跟孩子说:
我真的没有看到它长脚跑过来。如果是你拿的,我们一起还回去,跟你的朋友解释一下,你真的很喜欢这个玩具,可又害怕他不给你玩,所以才悄悄拿回来,希望他能原谅你。
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我希望你一定要告诉别人,征得同意才能拿走。如果是害怕我生气,你就说它是长脚跑过来的,我只想告诉你,妈妈(爸爸)希望你不要再这么做。
爸妈可能会担心,孩子小小年纪就会「偷东西」,现在不教训,以后还了得?
其实这时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偷。从宝宝开始出现自我意识到 4 岁前,都是个体的「自我中心」时期,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帮孩子区分什么是我的,什么不是我的。
责骂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孩子说谎了,做爸妈的当然会难过,但义正词严的批评和训斥,不仅可能一点用都没有,反而会破坏孩子与你之间的信任和沟通。
请爸爸妈妈遇到任何让你发怒的事情时,先克制自己的情绪,了解前因后果后再发飙(不要发得太大)。先把事情的原因搞清楚,而不是上来就给孩子判「死刑」。
孩子之所以撒谎,是因为我们有时候对他们太苛刻,他们害怕,于是只能用谎话来寻求逃避。
如果他们第一次说谎,我们用放松的心情面对,用温柔的语言了解,用坚定的态度引导,即使今后还会有类似事情发生,也绝对不会成为恶性事件。
其实处理孩子说谎的问题,还反映了一种教育的现实问题:我们习惯用非黑即白的思维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
作为父母,我们当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的,但这毕竟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大人都是漏洞百出的,孩子怎么可能完美无缺呢?
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也是教育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