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健康知识学习 / 正文

贴秋膘是长胖的意思吗

一、贴秋膘是长胖的意思吗

贴秋膘就是长胖长肉的意思。“秋膘”这玩意儿,顾名思义,那就是“秋天的肥肉”。按照传统的说法,夏季大家都吃不下、睡不好,体重难免要掉;等过了立秋,赶紧炖肉进补,想办法把夏天掉的肉给补回来,此为“贴秋膘”是也。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而如今,年轻女性往往担心被贴秋膘,希望能瘦一些。

二、现代人怎样贴秋膘

1、清补非肉补

贴秋膘这项习俗在天津民间颇为流行,是指在立秋这天以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的体重对比,体重减轻叫“苦夏”。

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为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美味佳肴,于是普通百姓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等。那么,如今生活好了,饮食丰富,人们还需要贴秋膘吗?天津市海河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叶祖明介绍,进食大鱼大肉的“贴秋膘”养生方法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不科学了,如果刻意去吃,不仅不养生,还可能致病。

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人们大量吃冷饮,脾胃功能普遍会减弱,如果贸然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不能承受,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而且暑天湿气重,脾胃本易不适,甘厚饮食有助收敛湿气,于脾胃是进一步的伤害。特别是现在如果“补出火来”,待真正的秋天到来,人们就容易生病了。

贴秋膘是长胖的意思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么,现代人就不需要贴秋膘了吗?叶祖明主任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解释说,经过了一夏的亏耗,立秋之后还需进补,但进补应为清补,而且进补之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时期,可先补食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例如鱼、各种动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药、莲子等,以调理脾胃功能。此外,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均宜适量食用。药食兼优的芡实也是调理脾胃的上等佳品,它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物质,且有滋补强壮、补中益气等功能。

2、贴秋膘核心在于养气血

叶祖明主任解释说,中医理论称“秋冬养阴”,“守得一分血,就留住一分青春”,由此可以说,立秋贴秋膘,引申的意义是养气血。秋季要把气血养好,气血足了,循环好,代谢好,整个身体的状况就会好--肌肉紧实,皮肤红润,眼睛水亮,精气神足,连头发都会乌黑浓密。至于如何养气血,建议大家可在医生指导下食用桂圆、黄芪等药物或药食同源之物。

三、贴秋膘的好处

1、“贴秋膘”可增强冬春抵抗力

立秋是秋天的开始,因此立秋开始就要注意按照秋天的养生方式进行饮食了。立秋为何要“贴秋膘”?范志红介绍,贴秋膘的说法来自生活水平较低的时代。那时人们食物不足,本来就难得长肉,皮下脂肪太少,到了炎热的夏季,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热得汗流浃背,食欲不振,把那点儿仅有的皮下脂肪又削去一层,连肌肉也因暑热而损耗。

到了立秋之时,好容易暑热减退,食欲恢复,就要提醒自己多吃一些。一则秋日是丰收季节,各种食物供应日益丰富,有足够的营养资源可以享用;二则立秋之后天气会日益转凉,为了应付寒冷的冬天,身上一定要开始充实肌肉,储备脂肪,保暖御寒。按老话儿,如果秋日不做营养储备,冬春抵抗力差,就容易罹患各种疾病。

2、“贴秋膘”不必过度担心长肉

如今,年轻女性往往担心被贴秋膘,希望能瘦一些。对“怎么样营养健康的贴秋膘,同时又能够控制体重”的问题。女性减肥肯定是不打算增加体重,但也要以良好的体成分(充足肌肉)作为基础。随着秋凉到来,天气变冷,每天只吃果蔬的减肥方法要赶紧停下,要把蛋白质补足。

这样虽然有可能暂时增加体重,但这是因为此前减肥损失的蛋白质和水分过多,虚假体重下降需要挤挤水分。只要体型没有不良变化,无需因为体重略有上升而感觉恐慌。待身体补足营养,再增加运动,后面的体重下降更真实,体型也会变得更好。

四、立秋后贴秋膘饮食三大原则

1、清热利湿

今年立秋恰逢中伏天,建议大家继续吃清热、利湿、防暑的食物,如绿豆、红豆、薏米等,同时要吃富含水分的果蔬,尤其是应季瓜果。

2、滋阴润肺

立秋之后,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3、少辛多酸

中医理论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容易产生疾病,因此日常要适当多补充水分,少食辛辣、烧烤、油腻、伤胃的食物。

相反,可以多吃一些酸味食物,得以养肺。推荐的食物包括乌梅、山楂、苹果、柚子、梨等。

五、进补贴秋膘注意事项

1、不要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2、不要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用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热,口淡涎多,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

3、不要过度进补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可取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多服用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4、不要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如多吃芹菜可防治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健胃。日常服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补品中的佳品。

5、不要重进轻出

养生专家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既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畅通。

6、不要长期用单一补品

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种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

7、不要以贵贱分高低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治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红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以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六、三类人群不宜贴秋膘

夏公旭副主任中医师特别提醒以下三类人,“贴秋膘”要特别注意食材的选择和“贴秋膘”的技巧。

1、脾虚患者

脾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这类朋友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

2、胃火旺盛者

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这类朋友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3、老年人及儿童

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网站地图湘ICP备17004542号-2调理师证.理疗师证.健康管理师证.家庭教育师证.烹饪师证.食疗师证.药膳师证.心理咨询师证.康复理疗师证.足疗师证咨询申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