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学针灸 / 正文

中国最顶尖5位针灸大师丨学术精髓

展开全文

26年5月25日,「针灸」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雪苔、贺普仁被推选为代表性传承人。

2010年11月16日,由中国申报的「中医针灸」项目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按照要求,中国推荐了程莘农、贺普仁、郭诚杰、张缙为代表性传承人。

上面出现的五位传承人无不是针灸界泰斗,是德高望重的国医大师,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医针灸的最高水平,是所有针灸从业者与爱好者敬仰的存在,见贤思齐,怎样才能向他们学习呢?

想跟随学习实在是机会渺茫,王雪苔先生主要是从事针灸学术研究和组织管理工作,而且已经仙逝,另外四位大师也都快百岁高龄,对于普通学子来说,能够研读他们的学术经验就已经是幸事,也是很好的学习路径。

本文就是介绍这四位大师的一些经验和独特方法,主要参考自《中医针灸传承集萃》一书,才疏学浅,加上篇幅限制,下面的简略介绍纯粹是主观拙见。

程老出身书香门第,早年学习的是中药,书中记述当时他对针灸的看法很有意思,或许直到现在也还是中医内部的成见呢。
程莘农当时的思想观念却认为:中医大夫与针灸大夫虽都穿白大褂,但针灸大夫却站着像剃头匠,蹲着像修脚行师傅,扎扎戳戳,感觉明显低人一头。
再看看做推拿正骨的,头都得低到桌子下去,看来鄙视链无处不在啊。

1、学针灸的要求

话虽如此,程老后来选择了针灸,也将全身心的热情与精力奉献给了针灸,他成了首批国医大师,针灸界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随着声望卓著,病人越来越多,但在长达近30年的时间里,他却和普通大夫收一样的挂号费。

中国最顶尖5位针灸大师丨学术精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就是程老在技术之外,对于高尚医德的修养。
他强调作为一名医生,“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并告诫后学:“临证笃于情,富贵不跌价,贫贱不轻视,凡人有难,所求必应。”
2、独特针灸体系

程氏针灸本身就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程老行医70余载,加上刻苦钻研和学术科研,积累总结了一整套独特的针灸体系。总体来说,可以分为理、法、方、穴、术五个层次。

理:以经络辩证为核心,熟悉经脉循行与病候归经。

法:据证立法,树补、泻、温、清、升、降六法。

方:依法定方,君臣佐使,大、小、缓、急、奇、偶、复。

穴:掌握穴位主治,明性配穴,随机应变。

术:具体操作手法,重在补泻。

这里我重点介绍一下程老的三才针法和补泻手法。

3、三才针法

强调得气至上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包括三才配穴、动手探穴、指实腕虚持针法、三才进针法、振颤补泻法和飞旋行气法,三才一体,得气为先。
三才取穴举例:以人体整体划分,如失眠,天才取百会,人才取中脘,地才取神门、三阴交;胸部划分,如气虚,天才取膻中,人才取中脘,地才取气海;背部划分,如咳嗽,天才取肺俞,人才取脾俞,地才取肾俞;四肢划分,如四肢活动不利,上肢天才取肩三针,人才取曲池,地才取合谷;下肢天才取环跳、髀关,人才取足三里、阳陵泉,地才取太冲。
4、补泻手法

针对传统捻转、提插两种补泻手法,程老做了规范性总结。

弱刺激为补,强刺激为泻。捻转要有方寸,捻转一圆周为强刺激——泻法,捻转半圆周为中刺激——平补平泻,捻转不到半圆周为弱刺激——补法。提插要有深浅,提插1cm以上者为强刺激——泻法,0.5cm左右为中刺激——平补平泻,0.2cm以下者为若刺激——补法。

另外,他在古代传统补泻手法操作要点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将高频率的提插与捻转相结合的手法——振颤催气法,即手持针,做小幅度快速的提插捻转略加振颤,使一次得气率达到了80%以上。得气后还加用“飞旋行气法”,即用拇、食两指边提插、边捻转,每捻1次,手指离针柄1次,结合一捻一放两指展开,状如飞鸟展翅。

5、病症治疗举例

【痛证】

诊疗次序:分清部位、判断虚实、寒热不合则痛、气血辩证。

取穴公式:

通用四穴(百会、风池、大椎、三阴交) + 三才取穴 + 阿是穴

【郁证】

采用奇经八脉穴位,督脉取神庭透百会,大椎透身柱;任脉取膻中透巨阙;阳维与足少阳交会穴风池(双侧);八脉交会穴内关。

【膝关节炎】

特点是从淤论治,经验穴:风府、鱼际祛风通络

开头有过提及,王老先生在针灸学术研究与组织管理方面成绩卓著,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中国针灸界的现状。

学术研究方面:

一本《针灸学手册》把针灸从古带到今

一卷《针灸史提肛》开创针灸学史研究

一部《针灸古典聚真》评点针灸古籍精粹

《针灸古典聚真》,这本书必须介绍一下。全书31册。第1册是《针灸史文物图录》《中国历代针灸古籍考证》,由王老亲自编撰,对有史以来见诸文献记载的504种针灸图书进行了考证,并附有清末至民国难以区分年代针籍33种,近代(民国时期)针籍199种,是迄今对针灸古籍研究考察最为系统、全面、深入的著作。第2册《针灸学术史大纲》、第3册《针灸古典聚珍书目考》是在王老组织指导下编撰的。

组织管理方面,下面这些机构都是他主要参与创立的: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中国针灸学会、世界针灸联合会、《中国针灸》杂志、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后并入北京中医药大学)。

关于贺老,有这么一个掌故:
跟随牛氏学医8年之后,22岁即独立在天桥一带行医。那时候一次诊费是3角,有一年,从端午到中秋,几个月算下来病人拖欠了17多元,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1、基本功练习

贺老学医初始就接触到了八卦掌,此后一生习练不辍,这对他强身健体和针灸临床都有着很大帮助。

扎针特别需要食指和腕力,贺老通过练习二指禅、顶指法、夹木锥、捻线法等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疗效显著的针刺手法。他用拇指和食指分别架在桌边,弯腰将身体的重力压在指上,练习久了手指就有力,进针时不用力就能轻巧的刺入。练习指力对操作火针也大有裨益,针刺时可更为敏捷和快速,而且更容易得气。

2、贺氏三通法

三通法在针灸界可谓如雷贯耳,包括以毫针为主的微通法、以火针和艾灸为主的温通法、以三棱针刺血为主的强通法。

火针是贺老的一大特色,有系统的工具与方法,这里就不展开了,放血是针灸的重要方法,医家各有发挥,这里也不展开。下面重点介绍毫针的相关内容。

1)手法

遵循《针灸大成》理念,穴法、手法并重。比如,输尿管结石核心穴位中封、蠡沟治疗均采用龙虎交战手法。龙虎交战手法是通过左右反复交替捻转以镇痛,感应虽强烈但不伤正气,犹如欲跃而先退,针欲泻而先补也。

贺老对补泻手法也有独特研究。

A、补法

针刺形式以轻、柔、徐为主;刺激量以小、渐、久为主;对机体产生作用的性质以酸、柔、热为好;对机体的影响以舒适、轻快、精神振奋为目的。

具体操作法:进针后,采用“探索式”刺入地部,所谓“探索式”就是徐徐渐进而轻巧地把针尖纳入地部,要求得气过程由小渐大,行气时如履薄冰,如待贵人,以小角度的捻转法或微弱的雀啄法,要求感传面慢慢扩大,感传线细而缓,在这个基础上,柔和地单向持续捻转,角度一般以180为宜,同时再送针深入1~2分,然后留针。

在留针过程中,针感缓缓增加至起针时仍存在。要求留针过程中,针感继续存在,甚至较前略加明显,然后慢慢减弱消失。一般重补时用此手法。

如需要轻补时,操作手法为进针得气时不再继续操作。此时患者穴位处无明显感觉,但留针过程中患者常感到局部酸麻胀或沿经线向某一方向感传,产生欣快感、舒适感等,而且这种感觉逐渐加大。

B、泻法

针刺形式以重、刚、疾为主;刺激量以大、迅、短为主;对机体的影响以明显的触电性的麻酥感为佳,从而达到驱邪的作用。快速进针到地部,快速得气,以快速的左右角度相等的捻转,同时辅以快的提插动作,使针感显而著,达到最大的感传面和最远的感传距离,如此反复操作几次后,把针提起一至二分,然后留针10分钟左右。

2)穴法

A、性能选穴

补气:太渊、气海、百会、膻中。

补血:血海、膈俞、中脘、悬钟。

滋阴:三阴交、阴郄、太溪、照海。

壮阳:命门、关元、太溪、肾俞。

疏肝:丘墟、太冲、内关、期门、蠡沟。

健脾:太白、建里、章门、脾俞。

解表:合谷、外关、大椎、(五输)经穴。

祛风:“风”字穴位。

温里:荥穴、壮阳穴。

通行穴:支沟、手三里、天枢、曲池、三焦俞、条口、环跳、归来。

利水:太溪、四渎、三阴交、阴陵泉、水分、水沟、水道。

祛痰:络穴。

镇静安神:“神”字穴。

升举:百会、“冲”字穴、补气穴。

活血祛瘀:郄穴、局部放血、补血穴。

醒脑开窍:百会、四神聪、人中、井穴、会阴、内关。

退热:大椎、膏肓俞、阴郄、劳宫、尺泽、耳尖放血、曲池、清冷渊。

治汗:合谷、复溜、阴郄、尺泽、气海、劳宫。

扶正祛邪:原络配穴。

B、部位选穴

偏侧肢体:听宫。

身体上半部:合谷。

身体下半部:太冲、环跳。

头顶:太冲、涌泉、合谷。

头两侧:足临泣、外关、中渚。

枕部:至阴、后溪、长强。

前额:解溪、丰隆、合谷。

面部:合谷、冲阳、气冲、条口。

眉棱骨:肝俞。

目:肝俞、臂臑、养老、光明、目窗、风池、行间。

鼻:通天、列缺、上星、孔最、肺俞、膻中。

口唇:脾俞、太白、丰隆。

牙齿:太溪、曲池、合谷、偏历。

舌头:通里、照海、风府、哑门、滑肉门。

耳朵:太溪、外关、悬钟。

颈项:列缺、支正、昆仑。

咽喉:通里、照海。

肩:条口。

肘:冲阳。

手:大椎、中脘。

脊柱:后溪、人中、大钟。

背:合谷、养老。

胸部:内关、足临泣、梁丘、太渊、孔最、大陵。

乳房:足临泣、梁丘、内关、肩井、少泽。

胃口:内庭。

胁部:丘墟透照海。

胁下:内关。

胃脘:足三里、梁丘、丰隆。

腹部:支沟、手三里、三

阴交、足临泣。

少腹:蠡沟。

腰部:委中、太溪、合阳。

前阴:大敦、水泉。

后阴:承山、二白。

大腿:腰阳关、秩边、环跳。

腿部:风府、腰夹脊。

足底:关元、气海、命门、肾俞。

足趾:百会、中脘、章门。

腋窝:内关、蠡沟。

C、病因选穴

外感:合谷、外关、大椎。

内伤:如伤食取足三里、天枢。

外伤:局部放血、循经郄穴。

D、单穴妙用

下面是贺老常用的一些单穴,我按照个人标准,选的是在针灸教科书之外有新特效作用的一些穴位。

听宫:中风、肢体震颤、肢体肿胀、耳鸣耳聋、落枕、癫证等。

侠白:白癜风,灸侠白,配合采用阿是穴火针点刺、背部放血拔罐和局部围刺。

臂臑:能有效地消除患者畏光、红肿疼痛、视力减弱、辨色模糊、斜视、复视等症状,应用于结膜炎、近视、色弱、视神经萎缩等病,取得满意疗效。

液门:治疗声音嘶哑类疾病,可配合水突、听宫。

伏兔:下肢麻木、肌肉萎缩、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等,跪坐取穴。

养老:肢体活动障碍,眼部疾患,贺老用此穴加补泻手法一针治疗腰腿病。

上廉:治疗脱发,可配合中脘、足三里、阿是穴。

中脘:冻疮、痰湿头痛、前额头痛。

条口:条口透承山治疗肩周炎,膏肓透肩头,两者治疗肩周炎,一驱邪,一扶正。

环跳:针尖朝向内上治疗阳痿。

足临泣:溢乳、鞋类疼痛。

魂门:痹证。

风府:治疗肢体关节疼痛,配合火针点刺局部更佳。

天枢:面痛。

曲池:透刺臂臑,淋巴结合速效。

至阴:灸治胎位不正;阴廉:灸治不孕。

肓俞:偏头痛。

对穴(从略)

E、自拟方

贺老总结了很多自拟的经验方,同样按照我个人喜好,摘录其中治疗泌尿结石的方子(谁让我有肾结石呢)。

【泌尿系统结石】

主穴:中封、蠡沟;配穴:天枢、水道、归来、关元、三阴交、水泉。

郭老是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30年代从一个药店学徒做起,后来成为中医乳痞病和杂病专家。

下面我就将郭老治疗乳痞(乳腺增生)的穴位处方介绍如下:

甲组穴:屋翳、合谷、期门,均双侧。

乙组穴:肩井、天宗、肝俞,均双侧。

加减配穴:肝火旺去合谷加太冲、侠溪;肝郁加阳陵泉;肝肾阴虚去肝俞、合谷加肾俞、太溪;气血两虚去肝俞、合谷加脾俞、足三里;月经不调去合谷加三阴交;胸闷肩困去合谷加外关。

张老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西医出身,对经络现象和针刺手法效应做了大量研究,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凭借个人高超的针灸水平推动了针灸在匈牙利的发展,当时引起了匈牙利针灸风潮,张老也成了明星。下面就介绍一下张老对针刺手法的研究成果。

1、针刺手法的基本功练习

1)练气

调理医者自身气机,练会运用丹田之力。

2)练指

练习医者的指感与指力。

3)练意

医者要先守内心,神随针入,才能以意领气。

4)练巧

汉郭玉说:“腠理至微,随气用巧。”因为“针石之间,毫芒即乖”(《后汉书》)。要静而不滞其机,动而不见其迹,这时“巧”才能得到体现。

针刺手法就是针具的使用技巧,像武术一样,是讲“功夫”的。张老认为,行针的过程就像艺术表演一样,手、眼、心、法都到位了,才能使针技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使用针刺手法的过程,就是用毫针来驾驭经气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技术表演过程。

2、扎针练习

张老认为“扎纸板”是最有效的练针方法

1)用包装纸箱之纸板(俗称纸壳)。纸板中间层为瓦楞,薄者为一层瓦楞,中者为两层瓦楞,厚者为三层瓦楞。

2)将纸板裁成10cm15cm之长方形。

3)先用0.5寸26号或28号针,较熟练后改为1.0~1.5寸针。

4)按行扎针,其间距

要相等,两针之间(针距)不得大于0.3cm,两行之间(行距)为0.5cm或0.7cm。

5)针要直刺,要刺透。从正反两面可透视出练针者刺针时之心态是否认真,是否正指直刺,是否意念集中。

6)练针时应当环境安静、意念集中、心态平和,方能收到守神练针之效果。

7)过去正规练针用粗纤维之糊窗纸(也叫呈文纸),用扎花撑子绷紧,先两层后多层。

8)用纸板练针的好处是通过扎纸板来练指力,通过感受针穿过瓦楞时一层实一层虚的不同感觉来练指感。

3、进针法

1)缓慢捻进法

A、对初学者最适宜,即用右手之拇、食二指持针(或拇、食、中三指持针),将针置于穴上,轻轻捻转(左右不超过180),同时向内加力。

B、要注意避开痛点。在人体的皮肤上,每平方厘米里有若干不同的感受器,其中有痛的感受器,如能避开这一

点,进针时就可以减轻疼痛,乃至于不痛。

C、避痛点的方法是:腧穴经消毒后,用针尖寻找,遇痛点即躲开另找,至不痛或轻痛的点立即捻转刺入之。

2)快速进针法

古人多选用“爪切速刺法”,即是用爪甲掐住穴位,将针沿爪甲所掐的爪痕迅速刺下。此法现在已少用,因有碍消毒。张老强调要想做好手法必须用速刺法进针,为此他提出:

A、投针速刺法

①将针由距穴10~15cm处迅速投刺入穴。

②要求力度要适宜,投入位置要准确,深浅要合适,以针入得气为佳(需带力进针),将针刺入穴之浅表部位后再行插入亦可。

③这是用速度克服疼痛,是指力与腕力的结合。

④主要用于四肢大穴上,眼部穴位不宜

用。

⑤对皮肤的韧度要判断清楚,并依此来用力。刺入时尽量做到轻巧自如。

B、推按速刺法

①将针由距穴5~10mm处,或将针直接按于穴上用力捏住针柄,要力贯针中,将针带力推入或按入穴内。

②貌似徐缓,术式自如,但力度大,速度快。

③细皮嫩肉者宜用此法。

4、行针手法

张老总结了历代针灸典籍中关于手法的记载,提出二十四式单式手法:揣、爪、循、摄(穴上经上);摇、盘、捻、搓(左右动作);进、退、提、插(上下动作);刮、弹、飞、摩(针柄上);动、推、颤、弩(针身上);按、扪、搜、拨(进出针后穴位上)。

复式手法这里就不展开了,下面再介绍针对风池、关元这两个穴位的特殊行针手法,特别是风池穴很重要,在郑氏针灸的基础上有所发挥。

【风池送热法】

具体操作术式如下:患者取坐位。风池穴位常规消毒后,以食指尖仔细揣穴。揣准穴位后,右手持1.5寸28号不锈钢毫针,针体朝向同侧眼底,以按针速刺法刺入。左手拇指闭其下气,押手四指排开置于足太阳膀胱经上,刺手及押手手指依次用力,使针感由风池沿足太阳膀胱经经头顶至上眼睑,用同样方法再使针感沿足少阳胆经经侧头部将针感送至目外眦。如针感不传可沿经应用循摄法,从近穴向远穴端。此两经一通,再将针感送到眼底就容易了。然后用烧山火法取热,并将热送至眼底,留针30分钟即可出针。

【关元刺法】

具体操作术式举例如下:患者排空膀胱后,取仰卧位,关元穴位常规消毒后,以左手拇指尖仔细揣穴,揣准穴位后,右手持1.5寸26~28号不锈钢毫针,针体垂直朝向背侧,以按针速刺法刺入,左手拇指闭其下气,使针感由关元沿任脉至阴部。将针刺入关元穴,押手要按在关元穴上以守气,也是闭其上气。要在针上加力,并用弩法使针尖朝向下方,此时针感多可下传至阴部。然后用取热法取热,使热至病所后留针40分钟后出针,日行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

以上简单介绍了五位国医大师的一点学术精华,管中窥豹,我也得出了他们取得这些成就的两点共同原因:

第一,勤学苦练基本功。不论四书五经或者中医与针灸经典,还有传统武术、气功以及练针之法,这都是我们学习针灸要具备的基本功。

第二,临床之外不断深入研究。有人说“高手在民间”,越到以后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因为中医想要清晰明了,想要创新发展,就离不开科学研究,一个人的内证实验难免局限和片面化。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网站地图湘ICP备17004542号-2调理师证.理疗师证.健康管理师证.家庭教育师证.烹饪师证.食疗师证.药膳师证.心理咨询师证.康复理疗师证.足疗师证咨询申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