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人社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包括“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在内的9个新职业。这是我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发布的第三批新职业。那么,和养老紧密相关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是什么?就业方向和前景?怎么报考?有哪些政策背书?一文带你详细了解——
1、什么是老年人能力评估师?
定义: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精神状态等健康状况测量与评估的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采集、记录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
2.评估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测量与评估老年人认知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能力、社会参与能力;
4.依据测量与评估结果,确定老年人能力等级;
5.出具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报告;
6.为老年人能力恢复提出建议。
操作:老年人能力评估师主要是负责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或者进社区入户为老年人进行能力评估,评估得出的老年人能力等级评估结果是机构提供养老服务的重要依据。机构需要根据老人的身体能力等级来为老人制定护理计划,老人家属则可以依据评估结果来为老人选择合适的护理服务项目。
2、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的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养老服务工作的发展,针对老年人开展行动能力评估,确定老年人照护等级;养老机构需要根据老人不同的行动能力制定照护方案,政府需要根据不同的照护等级确定补助标准,根据失能老人数量及时制定应对政策。因此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成为养老服务工作中的紧迫任务。
1、养老院院长、副院长、护理主任
2、养老社区中心主任
3、养老机构负责人及高级管理人员
4、养老服务机构从事老年人能力评估的工作人员
5、有意愿建立养老需求评估机构工作人员
6、主抓和推动养老服务创新改革发展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
7、涉老相关企业董事长、总裁、总经理等高管人员
8、正在从事或准备从事养老机构投资经营的管理工作者
9、其他从事养老研究的人员
现在培训机构颁发的都是培训证书、合格证书、结业证书。国家不认可这些的。
只有国家正规单位、事业单位才可以颁发持证上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家才承认的。
养老机构、医疗服务机构、体检中心、医疗保健中心、社区卫生、健康管理公司、健康咨询中心、康复保健用品等行业。
2013年民政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行业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MZ/T 039-2013)规定了老年人能力评估的评估对象、评估指标、评估实施及评估结果,来拟定实施技术细则。该标准的设立为做未来更高层次的养老服务评估工作打下基础,通过对现行的国内外老年人能力评估工具使用情况的分析,形成行业标准。
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全面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等任务,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高质量、公平可及的养老服务。
2017年发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规范》规定了养老机构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项目与质量要求、服务评价与改进,适用于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控制。
2020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GB38600-2019《养老机构服务基本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并予以公布。这是我国养老服务领域出台的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是社会各方都必须依法强制执行,是养老服务质量的底线要求。而国家强制标准的贯彻落实是以科学专业化的老年人能力评估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