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心理咨询师证的发放和管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差异,在中国,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发放和管理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在这个时期,中国还没有对心理咨询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心理咨询师主要是通过参加各种心理学培训班、研讨会等途径,学习心理学知识并积累实践经验,由于缺乏统一的培训体系和证书颁发机构,这个时期的心理咨询师证书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认可度。
2、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开始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心理学行业也逐渐走向规范化,在这个时期,中国心理学会(现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开始筹备成立,并逐步开展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认证工作,1987年,中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全国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实施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认证工作,这个时期的心理咨询师证书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必备条件。
3、21世纪初至今: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心理咨询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对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发放和管理进行了改革和完善,200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与中国职业能力鉴定指导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推出了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心理咨询师”(初、中、高级)系列,这一系列证书的发放和管理更加严格和规范,提高了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从197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发放和管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严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发挥了关键的引导和监管作用,国内外心理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也为心理咨询师证书的设立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