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针灸学习 / 正文

针灸处方怎么开?

针灸适应症(一)、痛症:关节炎,风湿痛,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落枕,项痛,肩痛,五十肩,凝肩,网球肘,高尔夫球肘,投手肘,腕痛,肋间神经痛,背痛,腰痛,退化性膝痛,坐骨神经痛,跟腱周围炎,足底痛,扭伤, 神经痛,肌肉酸痛,肌腱炎,退化性关节炎,外伤后遗症,运动伤害,癌症疼痛,慢性酸痛,顽固疼痛等。 (二)、耳鼻喉疾患: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重听,耳鸣,眩晕,梅尼尔氏症候群等。 (三)、肠胃系统:胃痛,呃逆,便秘,泄泻,痔疮,消化性功能障碍等。 (四)、呼吸系统:气喘,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久咳,胸闷,梅核气等。 (五)、精神系统:失眠,焦虑,精神官能症,神经衰弱,性机能障能障碍等。 (六)、神经系统:颜面神经麻痹,脑中风后遗症,偏瘫,肌肉萎缩,帕金森氏病,手足麻木,脑性麻痹,颈椎压迫候群,腕隧道症候群,神经功能障碍等。 (七)、皮肤系统:过敏性皮肤炎,带状疱疹疼痛,痤疮,全身痒疹等。 (八)、妇科系统: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障碍等。 针灸六要一、辨证精 二、取穴准 三、手法明 四、善妙用 五、病适应 六、贵于恒 行针所谓行针,指进针达到一定深度后,所进行的各种手法操作,目的在于使患者产生针感即酸麻重胀等感觉,或使已有的针感进一步加强或向远处传导,从而产生疗效。 行针基本手法: 捻转法: 1、将针体水平方向左右转动。 提插法: 2、将针体垂直方向上下运动。 得气指针刺入穴位后所产生的特殊感觉和反应,如受术者的酸麻胀痛等感觉,术者持针手下的沉紧涩跳动的等感应,得气关系到疗效,一般来说,得气较不得气效果好,得气快,效果快;得气慢,效果慢。 选穴原则近部取穴是指在病症或病变的局部或邻近部位选取穴位,《素问.骨空论》说:腰痛不可以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 肩痛:取肩髃、肩髎、臑俞、天宗膝痛:取梁丘、膝眼、阳陵泉压痛点选穴,即是以压痛点作为取穴和施术的部位,此即《灵枢.经筋》治疗痹痛之“以痛为输”的方法,应用时又分穴位压痛选穴和非穴位压痛选穴。 穴位压痛:穴位压痛点既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又可用于疾病的治疗。 非穴位压痛:非穴位压痛也称“阿是穴”。明.楼英之《医学纲目》有:“浑身疼痛,但于痛处针,不怕经穴,须避筋骨,穴名天应穴。”多用于痛症、痹症。 远部取穴是在离病变较远的部位选取腧穴,如《灵枢.终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 本经取穴凡是经脉循行的部位(包括脏腑、器官和体表诸部位)发生疾病,就可在其经脉上选取穴位进行治疗,称之为“本经取穴”。 案例:头痛:诸阳经循行到头,但在头部的分布却不同。临床要根据疼痛的部位,确定属于何经病变,然后再选取穴位。阳明经脉循发际至额颅,故前头痛为“阳明头痛”,治取头维、合谷、解溪等穴。 头痛:少阳经脉布于头之两侧,故偏头痛称为“少阳头痛”,治取率谷、中渚、侠溪等穴;太阳经脉循行于头枕部,故后头痛为“太阳头痛”,治取天柱、申脉、后溪等穴。 头痛:足厥阴经脉与督脉会于巅,故头顶痛为“厥阴头痛”,治取百会、太冲等穴;肾主骨生髓,通于脑,故脑内痛为“少阴头痛”,治取涌泉、太溪等穴。 异经取穴某经或其所属的脏腑器官发生病变,取其相表里经上的腧穴进行治疗,称为表里经取穴。如鼻病属手阳明经病,常选取本经腧穴合谷,配手太阴经穴列缺;胃痛属足阳明经病变,常选取本经穴足三里,配足太阴经穴公孙。 在病位确定之后,再结合病因病机选取穴位,如胃痛属胃腑病变,治疗应取足阳明经穴足三里。若因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所致者,则同时应取足厥阴经穴太冲,疏肝解郁,使胃不受侮,而胃痛可止。 同名经取穴某脏腑在病位确定之后,在治疗时除取本经腧穴外,还可取与其经络名称相同经脉的经穴。其原理源于名称相同的经络相互沟通、交会,如手足名称相同的阳经交会于头面部,手足名称相同的阴经均交会于胸部。 胃痛、胃脘胀满,既可取足三里,又可取合谷;胁肋部疼痛,既可取阳陵泉,又可取支沟等等。 交叉取穴即左右交叉取穴,也就是说肢体左侧部位有病,取肢体右侧部位的腧穴进行治疗;右侧有病,取肢体左侧部位的腧穴进行治疗。此法基于《内经》中的“巨刺”和“缪刺”法。 (1)按经取穴:选取病变经脉对侧经脉上的经穴。如:左侧牙痛,取右侧合谷;左侧面瘫,即右侧合谷、外关。 (2)取与病变部位相对应的腧穴。如左肩髃处痛,取右侧肩髃治之;左手三里处疼痛,取右手三里治之。疼痛部位不在腧穴上,可按阿是穴,取与其相对应的部位治疗。 同经相应取穴法同经即手足名称相同的经脉。相应,指部位相对应或相似,如手指与足趾,手腕与足踝,肘关节与膝关节,肩关节和髋关节,相互对应,也称相应。 本法可用于扭伤,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四肢部位局限性疼痛症,诸如肌肉的扭伤,经筋的损伤,痹证性疼痛,炎症性疼痛等均可,效果良好。 对症选穴针对某些症状选择有效的腧穴进行治疗,称之为对症选穴。 常见症状对症取穴举例: 胸痛:膻中、内关。 失眠:神门、三阴交。 咳嗽:天突、尺泽。 八会穴凡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病变,都可取其相聚会的腧穴进行治疗。 脏会章门。 腑会中脘。 气会膻中。 血会膈俞。 筋会阳陵泉。 脉会太渊。 骨会大杼。 髓会绝骨1 八脉交会穴(1)内关与公孙。 (2)足临泣与外关。 (3)后溪与申脉。 (4)列缺与照海。 交会穴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故既可治疗足太阴经和脾脏病证,又可治疗足三阴经及其脏腑的病证。 结合现代医学知识选取穴位1.结合解剖部位选穴如头痛、头晕和脑内的病变,可选取百会、四神聪、风府、风池等头部穴位;眼病可选取眼周围穴位,如睛明、攒竹、瞳子髎等;耳病可选取耳周围的穴位,如耳门、听宫、听会、翳风。 2.按神经的走向和分布取穴 结合临床和实验室研究1.呼吸系统足三里可以增加肺的通气量,通气量比针前增加6.6%,最大通气量增加20%,故可用于哮喘病。 2.循环系统内关可调整心率,主要表现在心率快者可使之减慢,慢的可使之加快。如针刺健康人的内关穴,发现原心率在51次/分以下者,针后心率增加;原心率在75次/分以上者,针后心率趋向减慢。 3.消化系统合谷可调节胃酸,使胃液酸度降低者升高,胃酸缺乏者出现游离酸,胃酸过多者下降,合谷可使食道蠕动增强,内腔直径增宽。故合谷可调整胃酸和解除食道痉挛。阳陵泉可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 4.泌尿系统肾俞和照海可增强肾的泌尿功能,故可用于肾炎病的治疗。 5.免疫系统足三里对白血球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增强白血球的吞噬作用和吞噬能力,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机能,有助于抗体的形成。 结合现代医学中的生理学、病理学选取穴位脑源性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脑炎后遗症、大脑发育不全、巴金森氏病等,其病变多表现在肢体,现代医学则认为病变在脑,故这些病都可结合头部穴位进行治疗,如头针、四神聪、百会、风府、风池。 内脏病中像溃疡病,其病变部位在胃和十二指肠,现代医学认为其与精神因素导致大脑皮层的功能失调有关。据此,在治疗时,可加手足厥阴经穴和头部腧穴,如内关、太冲、四神聪。 尺泽<<取穴法>>以手平举之,按取肘中屈臂横纹中,两筋骨罅陷中,稍偏向桡侧,搯住穴位,令病人屈伸其肘,必在前臂与上臂之关节部,二头肌之外有桡骨动静脉,头静脉;分布中臂皮下神经,正中神经。 列缺<<取穴法>>手侧置,先找手阳明经阳溪穴(在脕内横纹外端上侧,两筋间凹陷中),从阳溪穴往上量取一寸,在内挠骨肌多长屈拇指肌之外侧有挠骨动脉,头静脉;分布挠骨神经,外臂皮下神经。 鱼际<<取穴法>>手大指本节后,内侧陷中散脉中白肉际,鱼际穴也。 合谷<<取穴法>>以手平伸,令拇食二指伸张,视其歧骨前出现微,凹处是穴,搯住穴位略向食指侧按之,必觉酸胀难忍。 手三里<<取穴法>>曲肘侧置,在曲池穴下二寸,按之肉起,锐肉之端,按之酸胀。 曲池<<取穴>>在肘外辅骨,屈肘两骨之中,以手拱胸取肘窝横纹尖上是穴,贴近骨边取之。

针灸处方怎么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网站地图湘ICP备17004542号-2调理师证.理疗师证.健康管理师证.家庭教育师证.烹饪师证.食疗师证.药膳师证.心理咨询师证.康复理疗师证.足疗师证咨询申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