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间正骨整脊高手万里:80%以上的慢性疾病都与脊椎错位有关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而对于骨骼的保养和重视还不到位。孩子不注意就会驼背罗锅,血脉不通导致脑供血不足,没气质没气色。大人不注意就会颈椎腰腿痛,风湿骨痛让人根本无法正常生活,最终会造成脑血栓和组织坏死。
中医正骨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周代,医疗分工上已有专人掌管骨科疾病的治疗,秦汉时期形成基本理论和技术,世代传承,如《肘后备急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千金要方》、《医宗金鉴》中有大量记载。
遇到治不了的疑难杂症,大多数人会到民间打听有名的中医高人,中国人好象都相信:高手在民间。
万里,山东济南人士,家住济南天桥区无影山东路,自幼习武。俗话说,自古正骨出武行,在习武过程中难免会有扭挫伤关节脱位。
据了解,万里的师父王戴友是一位武术家也是一位正骨专家。习武过程中会经常扭伤错位,经过王老师神奇的推拿正骨就会很快康复,受其影响学习推拿正骨,并在其后多年的学习实践中总结了一点心得。
例如:颈肩腰腿痛的根结不在筋骨上,而在于骨,骨正则百筋柔,筋柔则气血通,通则不痛。
中医讲风寒湿合而为痹,痹而不通也,风寒湿只是引发疼痛的诱因,而真正引发颈肩腰腿痛的是骨不正则气血不通,抵御外邪的正气就不足,所以风寒湿侵袭会引发腰腿痛。本人在治疗过程中先理筋再正骨再针灸宣通气血,血行则风止,风为百病之长,驱风散寒强壮腰肾,肾气足则百病消。
病案举例来讲骨错位导致颈椎病的原因。第一生理曲度变直后突平行小关节失稳前后滑脱左右旋转错位平摆,刺激椎动脉,使周围肌肉韧带过度牵拉,纤维化增生钙化,刺激神经根椎动脉。造成手臂麻木头晕头痛。
以椎动脉型为例:它的致病原因很多,最为常见的是寰枢关节,颈四颈五前后滑脱,生理曲度变直成角刺激椎动脉,造成头痛头晕颈肩部疼痛。治疗调整生理曲度,矫正错位椎体,理筋针灸,宣通气血、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有的病人三四次就可治愈,严重者一个疗程基本治愈。最能说明问题是落枕,落枕不在筋肉而在骨,纠正过来错位的椎体,症状马上消除。
肩周炎大多原因是肱骨头错位。纠正肱骨头有的病人马上就可以举起胳膊,再有膝关节的胫骨旋转错位,前后错位,都会造成膝关节的疾病,以膝关节内侧源疼痛增生为例,就是因为膝关节的错位错缝,使膝关节周围肌群产生生物力的改变造成肌腱过度牵拉刺激骨膜造成骨质增生,关节囊过度牵拉,纤维机化引起关节功能障碍髌骨的上错位,易磨损会造成髌骨软化症等。
以颈椎病为例简单讲讲万里正骨手法的运用
在实际临床治疗中颈椎病共分为五型:
1.颈型颈椎病。
2.神经根型颈椎病。
3.脊髓型颈椎病。
4.椎动脉型颈椎病。
5.交感型颈椎病。
在临床治疗中最为常见的颈椎病是前三型。
简要针对颈椎病的辩证分型和鉴别诊断做以下阐述:
一、颈型颈椎病
(1)症状:颈项部、颈枕部上背部僵硬疼痛怕凉。
(2)体征:视肌肉肿胀,皮肤粗糙。颈项部偏歪;触诊:肌肉紧张棘突侧旁压痛,辅助检查X片示:颈椎退行性改变CT或MRL示颈椎盘突出或颈椎退变。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1)症状,颈型加患侧肩或上肢部疼痛麻木怕冷无力。
(2)体征、颈部加压痛时患侧上肢放射痛,患上肢肌力减弱,患上肢浅表感觉减弱,患上肢腱反射减弱特殊检查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压顶试验阳性。叩顶试验:阳性,辅助检查:X线光片示:退行性改变CT或MRL示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退变。
三、椎动脉型。症状:颈型加头晕、头痛、恶心、耳鸣、耳背,面部口唇麻木,猝倒意识清楚,当颈椎旋转或侧曲到一定角度以上症状或加重。体征:颈型加特殊检查,旋颈试验阳性,触诊寰枢关节处有压痛。如有四五椎体前后滑脱,触诊椎体两边有空洞感,辅助检查X、CT、MRL片示:寰枢关节有前后左右旋转错位,TCO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示四五椎体前后错位滑脱也会造成基底动脉缺血出现头晕,颈椎变直成角钩椎突变尖旋转刺激椎动脉也会出现基底动脉缺血出现头晕。
四、脊髓型症状。颈项十肢体活动不灵,脚底踩棉花感,不全痉挛性瘫痪,大小便障碍,体征检查:颈型加肌胀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霍夫曼检查阳型,辅助检查:颈椎X、CT、MRL检查,颈椎退行性改变,颈部脊髓受压,损伤。
五、交感神经型。症状:颈型加眩晕、偏头痛眼裂增大、心慌胸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率紊乱,身体局部出汗过多或眼睑下垂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嗳气不断,胃肠蠕动减慢。体征:同颈型颈椎病。辅助检查:X、CT、或MRL,示: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退变,心电图无明显异常。颈椎病的形成原因是由于颈椎退变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颈项疼痛、头晕、恶心等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候群颈椎病诱发是因为长期低头伏案等姿势不良劳累受凉等。
颈椎病需要鉴别诊断,应和落枕、前斜角肌综合证(胸廓出口综合证)颈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等相区别鉴别。落枕,颈椎牵拉试验阳性有疼痛感;颈椎病呈现反阳性会出现疼痛感减轻;前斜角肌综合症,多因颈肋机械压迫X线示有颈肋横突过长等。颈椎病无患肢远端水肿发红,患侧桡动脉博动变弱或消失。颈椎间盘突出症体征表现基本囊括五型颈椎的体现而且更加严重,脊髓受压膝踝反射亢进,踝阵挛。X线检查颈椎前后缘成角。颈椎滑脱椎间隙变窄等。MRL示椎间盘组织突八椎管内压迫颈神经根硬膜囊或脊髓。肩周炎主要是肩周组织病变。
中医整脊推拿治疗颈椎病有一定的禁忌,要排除颈椎结核、颈椎肿瘤骨折等。脊髓型颈椎病禁用整脊手法,拔伸法,板法。严格意义讲在整脊推拿治疗颈椎病前一定认真审阅X线片、CT、MRL片是否有骨折、颈椎结核,颈椎肿瘤严重的椎间盘突出滑脱是否有手术指征再进行推拿整脊治疗。
颈椎病的治疗:缓解颈肌紧张状态,恢复颈椎动静力平衡颈型以松解颈部肌群和调整颈椎小关节紊乱为主。
神经根型:以神经根减压为主,脊髓型,以脊髓减压为主。椎动脉形:以解除椎动脉扭曲为主。交感神经型:以解除交感神经刺激为主。
万里整脊独特手法
部位取穴:后枕部,颈项部,肩背部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是穴。
手法操作: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拔伸法。用一指禅推法从风池穴沿颈项两侧推至颈肩交界往返10~20遍,用揉搓两侧颈肩部,以椎旁及肩部的压痛点为重点同时配合颈部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等被动运动拉伸颈部肌群用拿法拿肩井,用指按法点风府、风池、天鼎、缺盆、天宗、阿是穴、曲池、合谷、外关、拨小海、极泉。
辩证加减
1颈型有:颈椎小关节紊乱者,可实施颈椎旋转,定位扳法调整胸椎123因胸椎是颈椎基座。
2神经根型:以轻柔?法或一抬禅推法沿放射性神经痛路线循经操作3-5分钟,缓解疼痛有颈椎小关节紊乱者扳法同颈型;加颈椎测扳拉伸加大颈椎上下椎间切迹减少对神经根的刺激。
3脊髓型颈椎病:常规操作中除去颈椎被动运动手法。用?法或按法、揉法在下肢前侧和后侧操作6-8分钟。
4椎动脉型:常规手法加扫散法:五指拿法拿五颈,用左右侧屈,扳法推扳颈椎,仰卧提拉颈椎,调整颈椎生理曲度,仰卧食指顶寰枢椎侧扳法,调整寰枢椎退行性后滑脱旋转错位,减轻寰枢椎对椎动脉的刺激。
5交感神经根型:常规手法:加点按百会,太阳率谷,点按风府直刺点按至印堂有感觉手腕下摆拇指向上,向左向右上推按至百会两侧太阳穴有感觉,治疗头痛,视力减弱点按内关膻中掌擦热左侧胸壁减轻胸闷心悸。
6针灸治疗:京骨透涌泉打通肾膀胱经之脉,通脉正骨调整颈椎小关节紊乱,手穴,食指中指之间,无名指小指之间八邪透腰痛点,调整颈肩部及胸椎。
以下是万里老师在整脊针推治疗颈椎病方面举一例颈椎病治疗的典型病例:
2024年8月30日,济南一女士拿CT片找,主诉:头晕恶心呕吐,严重时天旋地转。在济南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疑似耳石症。CT片鉴定报告:c3/4,C4/5,c5/6椎间盘向后方突出,硬膜囊受压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本人在审阅片子时发现寰椎后源贴近枕骨底这说明环椎向后滑脱C4有向前滑脱征向。从审片角度来说这是造成她头痛头晕恶心的致病因素。病人主诉这几天工作繁忙压力大,且家务繁重,劳累引发头痛恶心,自感有受风寒现象。把脉:脉浮紧,望舌:舌质红苔白。触诊颈部拘禁不适,叩顶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从神经牵拉试验阳性,肌胀力试验阴性,霍夫曼试验阴性,排除脊髓性颈椎病。
通过以上诊断可以看出环枢关节后滑脱和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第四颈椎向前成角刺激椎动脉,基底动脉缺血造成头晕。第四颈椎向前成角,刺激交感神经造成恶心呕吐,从以上症状可以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治疗方法
放松手法:一指禅推法颈肩部。拿法拿颈肩部。滚法颈肩部。点风府,风池、缺盆、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髃、肩髎、肩贞穴、曲池、小海、外关、合谷,拨极泉。
抱头测扳法:一手放在头侧寰枢椎横突处一手放在对侧头顶太阳穴处,做定点侧板法整寰枢错位,在调整四五颈椎手法用仰卧提拉法提拉颈椎,提肩板法调整胸推,因胸推是颈椎的基座,胸椎出问题颈椎就会出问题这是人体的代偿现象,以上为座位整脊下面是床位,整脊病人仰卧于床上,手法操作一手食指测顶在病人枕骨寰枢脊突旁病人头转侧一手扶手下颌,食指顶到最大限度到达一个板极点给一个爆发力整复寰椎后滑脱然后整胸椎,因脊椎是一个整体有代尝错促现象最后进行再次松解拍发擦法,针灸治疗京骨透涌泉打通膀胱经宣通颈部气血,通过以上治疗病人头晕现象基本消除,通过六次一个疗程治疗病人完全康复。通过回访至今未发现异常,得到病人认可。据万里讲,其他部位如胸椎腰椎等也是一样的操作流程,只是部位不同,鉴别诊断手法不同罢了。
中医正骨简便廉验的疗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期流传并不断传承发展。其中有些有文献记载,有些只在民间口耳相传得以延续,为继承中医正骨这一中华传统医术。万里秉承师训,积极开展相关学术研究,逐渐探讨出一套将正骨祖传绝技与现代医学相融合的独具特色的理疗手法,有效的促进了中医正骨技术的继承和发展。
编辑:相修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