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疾病针至阴, 腿脚有病风府寻。
心胸有病少府泻, 脐腹有病曲泉针。
肩背诸疾中渚下, 腰膝强痛交信凭。
胁肋腿叉后溪妙, 股膝肿器泻太冲。
阳核发来如升大, 百会妙穴效真灵。
顶心头痛口不开, 涌泉下针定安泰。
鹤膝肿痛移步难, 尺泽舒筋骨痛痊。
更有一穴曲池妙, 根寻源流可调停。
其患若要早安愈, 加一风府再用针。
更有手臂拘挛急, 尺泽深刺去不仁。
腰背若患挛急风, 曲池一寸五分攻。
五痔原因热血作, 承山下针病即差。
哮喘发来不的寝, 丰隆刺入三寸涤。
中满如何去得根, 阴包如针效如神。
不论老幼依法用, 须臾患者便抬身。
打扑损伤破伤风, 先于痛处下针攻。
腰背承山立作效, 甄权留下意无穷。
腰腿疼痛十年春, 应针不了便惺惺。
大都引气搽根本, 服药寻方枉费金。
脚膝经年痛不休, 内外踝边用意求。
穴号昆仑并吕细, 应时灭散即时疗。
风痹萎厥如何治, 大杼曲泉效真灵。
此诀用心牢牢记, 行医四海能留名。
“你首先要记住一首歌诀:‘头面合谷,颈项列缺,胸脘内关,脘腹(足)三里,腰背委中,胸胁阳陵,少腹(三)阴交,颅脑太冲’。”
常规消毒的情况下,用右手把一寸的毫针捻转着刺进自己手、臂、脚、腿的相应的穴位。譬如,他说眼睛红肿。我想了想,眼睛所在的部位和头面与颅脑有关,于是就在太冲与合谷穴位上扎针;他说胸闷心烦失眠,我想了想,胸闷心烦所在的部位和胸部有关,与颅脑有关。于是就在内关与太冲穴位上扎针;他说呕吐胃痛,我想了想,呕吐胃痛所在的部位和胃脘有关,于是就在内关与足三里穴位上扎针;他说颈项强痛,我想颈项强痛所在的部位和颈项与肩背有关,于是就在列缺与委中穴位上扎针等。经过半个钟头的反复现场考查与具体操作,人们就已经能把一些病证在八总穴范围内的取穴规矩灵活机动地用上了。
在针灸学这一门学科中,经络与穴位是最重要的。在这些经络与穴位之中,八总穴又是最最重要的。八总穴是老祖宗几千年的经验结晶,是取得临床速效高效的必备穴位。一个针灸的初学者学会了它,就能对疾病建立起基本的诊治观念。同时这种观念还是整体的、全局的,适用于所有疾病的诊治。有了它,医者的心中就有了理念的依靠。当然,经络的分布也很重要,但你可以在以后临床的应用中慢慢地学习。学了经络学说以后,你对这八个穴位的作用就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了。”
真想不到一个钟头的学习就有了大的收获,能够对完全陌生的针灸学有了一个模糊的框架。
“针灸取穴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学会八会,“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它们分别是一、腑会中脘 ;二、脏会章门;三、筋会阳陵泉;四、髓会绝骨;五、骨会大杼;六、血会膈俞;七、脉会太渊;八、气会膻中。你开始阶段先学习其中的三个的重要性。
比如章门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右边也是同样的位置,八会穴的使用一般规定‘男左女右’,初学者用0.5寸的毫针,切记勿忘。”
筋会阳陵泉,特别是有关神经与关节的痉挛性疾病,针刺阳陵泉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再如患带状疱疹,称之为‘火丹蛇’。把疱疹治疗好,后遗症很难治疗,表现皮肤表面的水疱已经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但是皮肤十分敏感,不能抚摸,左胸更甚。全身时发痉挛性抽痛,特别是在夜间十二点至凌晨三点,痉挛性抽痛加剧。针刺的第一个穴位就是阳陵泉,入针不久,病人会说自己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再针刺两侧的内关与公孙,留针十分钟。”
针灸取穴的第三个方面,在发病的部位的体表取穴或者发病部位的邻近取穴。也就是说,哪里不舒服就在哪里针灸。这种取穴的方法是最原始的方法,也可能是先人最早发现的一种取穴的方法。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种邻近取穴的方法,它的临床疗效是不容怀疑的。有一些用药物久治不愈的病痛,在患病部位的体表针刺以后就有了效果。如果针刺后加以拔火罐,特别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后,再拔火罐,就可能收到更满意的疗效。比如一个中年男教师,两年前骑自行车时不慎跌倒,右脚的脚后跟擦破了皮。后来周围皮肤感染了,久治不愈。两年来,不能穿袜子,不能穿鞋子,只能穿着拖鞋。在常规消毒后,用一寸的小毫针在患者的右脚跟溃破处的外面,离开溃破处大约二三毫米处的边缘一路点刺,稍有一点点出血。隔天一次,点刺三次以后,脚跟溃破处渐渐地愈合了。
有三个部位你先不要针刺,“一是枕骨下面的区域,如风府、痖门、风池等穴位,它们与延髓靠得很近,一不小心就会出大事故。深刺风府治精神病,在五十年代初期名噪一时,成为时髦的风尚,然而不久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医疗事故。还有深刺哑门治聋哑,也曾造成不幸事件。
另外两个不要针刺的部位:“一个就是眼睛以及它的周围的区域;一个就是肚脐眼。对,还有一个就是天突穴。”
得气”持针的三个手指会感到针下有一个东西,不,应该是一种气,一种活动着的气场和你在不停捻转着提插着的手指的合力之间对抗着,较量着,吸引着。这时病人会感到针下有一种酸麻重痛的反应,甚至出现上下传导贯通的针感。
注意事项还有以下二项,一项就是在胸背部与腹部初学阶段针刺深度不超过0.5寸;还有一项就是对于体弱者、因劳累而体能消耗过多者,一定都要平卧在床上针刺,以免“晕针。
还有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穴是一个重要的穴位,对头部、颈部、肩部的疾病与发热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第七胸椎棘突下的至阳穴是一个重要的穴位,对胃部、胸部、胁部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命门穴是一个重要的穴位,对腰部、下腹部与妇女的胞宫部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临床上任何疾病,只要发现脊椎骨上有压痛,就要在这里取穴。”
再说大椎穴、至阳穴、命门穴三个穴位都跟“七”有关,大椎穴是颈七,至阳穴是胸七,命门穴是胸二七,就是十二节胸椎加二节腰椎是二七十四椎了。
针灸取穴‘病位交叉对应取穴。称之为‘天平疗法、平衡疗法,对肢体与关节疼痛的疗效比较显著。它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左右对称取穴,一种是左右、上下、前后大交叉取穴。譬如,你的左手腕疼痛,如果使用左右取穴法,可以在右手腕与左手腕相对应的部位用一寸的毫针针刺。针刺后,快速地左右捻转与上下提插三十秒左右。假设你的右手腕疼痛,使用左右、上下、前后大交叉取穴法,可以在左踝与右手腕相对应的部位,用一寸的毫针针刺,针刺后,快速地捻转与提插半分钟左右就可。如果你左踝挫伤了,现在隐隐作痛,行走不利,运用‘病位交叉对应取穴’法,应该如何取穴?如何针刺,在右踝与左踝疼痛处相对应的部位作常规消毒后针刺,然后左右捻转与上下提插三十秒左右,完成了左右对称取穴与扎针。也可以在右手腕与左踝模拟疼痛处相对应的部位针刺,然后捻转、提插,完成了大交叉取穴与扎针。
再如昏迷的病人主要是头脑的问题,人中’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也可用合谷与太冲,但是中医认为 “心主神明”,心位于胸部,所以应该加内关穴。‘内关’一穴在这里发挥了强心通神的作用,加上这个穴位,针灸学上称之为‘开四关’左右应该也是两个穴位,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痛经的诊治,急性发作时腰骶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腰阳关’穴出现压痛的机会最大,日本针灸家称之为‘上仙穴’,它是治疗痛经的首选穴。当然这里取穴的最高原则还是‘以痛为穴’。”
想学习更多中医干货知识点,给大家推荐一个中医学习的:师承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