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腋痈(腋下淋巴结炎)的中医治疗验方


腋窝生痈名腋痈,腋下淋巴结炎成。多缘上肢破染毒,疮疡病灶毒循经。也有肝脾血热盛,忿怒气郁生腋痈。初起暴肿灼热痛,皮色不变是特征。病肢不便脉滑数,恶寒发热与纳呆。寒热不退痛日增,势在酿脓极难消。皮色转红肿块软,波动应指脓已成。低切引流稠脓出,肿消痛止口易收。
注:痈生于腋窝内,故名“腋痈",西医称其为腋下淋巴结炎。病因多缘上肢皮肤破损染毒、或因疮疡等感染病灶,毒邪循经流窜凝聚腋窝所致。也有因忿怒气郁,饮食不节,损伤肝脾,或肝脾血热所致。
本病初起多突然暴肿,灼热疼痛,但皮色不变。病肢屈伸活动不利,伴有恶寒发热,脉象滑数,乏力,食欲不振等。如寒热持续不退,疼痛日增,示势正在酿脓,极难消散。若皮色转红,肿块变软,按之波动应指则预示脓已形成,如难以自溃,应低位切口引流。一般脓出稠厚,肿消痛止,容易收口而愈。
腋痈初起消肿毒,清肝解郁芩柴胡。银翘公英生栀子,赤芍芎草牛防风。成脓芷贝皂剌甲,外治参照一般痈。
方药:
黄芩10g 柴胡10g银花30g连翘10g 赤芍10g蒲公英30g川芎8g 防风10g 生栀子10g牛蒡子10g 生甘草6g
注:腋痈初起,以清肝解郁消肿化毒为主。黄芩,柴胡,生栀子,赤芍清肝泻火,解郁化滞;银花,连翘,公英,防风,牛蒡子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同时,赤芍、川芎能活血化瘀、散痈消肿;生甘草泻火解毒。
如脓成,可加白芷10g,贝母8g,炙山甲10g,炙皂刺10g 以解毒溃脓。
外治参照一般痈。未成脓时,亦可用鲜公英30g,配适量乳香,没药,贝母,三七粉等,一起捣烂外敷。

腋痈(腋下淋巴结炎)的中医治疗验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网站地图湘ICP备17004542号-2调理师证.理疗师证.健康管理师证.家庭教育师证.烹饪师证.食疗师证.药膳师证.心理咨询师证.康复理疗师证.足疗师证咨询申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