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理疗师证等级划分标准最新版本是在2018年由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保健理疗师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确定的,该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和高级,每个等级又分为两个类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下面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这三个等级的具体要求。
初级保健理疗师
1、理论知识
(1)基本医学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等基本医学知识。
(2)康复医学基础:包括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3)常见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4)康复评估与干预:包括康复评估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康复干预的原则和方法。
2、操作技能
(1)常用器械的使用:包括按摩床、牵引器、理疗仪等常用康复器械的操作技能。
(2)常见病种的康复治疗: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见病种的康复治疗。
(3)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包括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原则和方法,以及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和管理。
中级保健理疗师
1、理论知识
(1)深入学习基本医学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2)学习康复医学的高级理论和技术,包括康复医学的前沿研究、新型康复器械和技术的应用等。
(3)学习常见疾病的特殊治疗方法,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见疾病的特殊治疗方法。
(4)学习康复评估与干预的高级方法,包括功能性评估、多学科协作评估等高级评估方法,以及个性化康复干预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2、操作技能
(1)熟练掌握多种常用康复器械的操作技能,包括按摩床、牵引器、理疗仪等。
(2)能够独立完成多种常见病种的康复治疗,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见病种的康复治疗。
(3)能够独立制定和实施康复训练计划,包括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原则和方法,以及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和管理。
高级保健理疗师
1、理论知识
(1)全面掌握基本医学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2)深入研究康复医学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包括新型康复器械和技术的应用,以及功能性康复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3)掌握多种常见疾病的特殊治疗方法,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见疾病的特殊治疗方法。
(4)熟练运用高级康复评估与干预方法,包括功能性评估、多学科协作评估等高级评估方法,以及个性化康复干预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2、操作技能
(1)精通多种常用康复器械的操作技能,具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
(2)能够独立承担复杂的康复治疗任务,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复杂病种的康复治疗。
(3)能够独立制定和实施高难度的康复训练计划,具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